上周,因为赶时间,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预约理发店的发型师,而是匆匆忙忙地来到店里,向前台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高级理发师是否有空,得知当前无任何档期,只有普通理发师有空时,我将就让普通理发师给我理发。
待我洗好头发后,理发师来到我跟前,呛着一口的北方味,跟我说道:想要怎么剪”
我内心嘀咕了一下,有点失望地回道“你不知道我这是油头吗?两边剪短,然后修建下就好了”
终于剪完了,他居然给我的头发上打发泥,我终于安耐不住了,质问了一句:你不知道我的头发看上去不够光泽,不能用发泥吗?(发泥会哑光),得用啫喱膏”
匆忙结完账后,我带着一丝不悦走了。心里想起了这句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其实往常的我一般都是让高级理发给我理发,如果是高级理发师,给我理发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你之前剪的是油头,但头发还不够长,这回就两边简单剪短,其他部分修理一下就好,你看怎么样?” 我一般心想“对,是这样的,但还是会愁不够长。
理完发之后,原本以为就结束,他看到我的头发似乎过于卷,便拿着梳子和吹风机使劲地将我的头发吹直,然后建议我平时多用梳子梳直头发,用xx药水会好点。我会觉得挺认真细致的。
再谈谈总监理发师
几个月前,我心血来潮想要换个发型,正好那会自己的头发留的比较长,所以我就来到店里选择了最好的那个发型师,来帮我选择一下什么发型会适合我。
只见那个发型师,看到我后,打量了一下我的脸庞,用手抓了抓我头发,然后问我多大了,什么工作,闲聊之后。
立马告诉我”来我们店里的人都是希望通过理发来让自己变的更美,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这个发型“
随即拿出了他的ipad,将所有不同发型的明星头像一个个给我看,然后指出了那个最适合我的发型说:"你的五官相对比较圆一点,发质密且硬,从气质来讲,这款发型会让你显得成熟,综合考虑的话比较适合你(哇,这不就是我的痛点吗?很多人都说我看起来小)“
我于是就这样换成了油头。
总监理发师能够挖掘你的需求甚至痛点,从底层上给出解决之道,所以他的价位最高;
高级理发师能够优化你的体验,需求满足的更好甚至有时候超出你的预期,所以价位居中;
普通理发师根本不知道用户心思,一切听从用户,从来没有帮助用户来做决策,用户来理发便是享受服务的,你都不服务,所以他价位不低谁低呢
当我上周离开理发店,摸了摸我那带有发泥的头发,我叹气道:幸好当初换发型的时候是找了总监而不是普通理发师。
我越来越明白;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不是简单的工资和所谓的职位级别这些表象所衡量的。
1.你的思维决定了你能够走多远
我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认知,但现实生活当中,你会发现,我们很容易去询问或打听对方的工资,总觉得工资高则代表了这个人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准高,在这个功利化的社会里,工资确实是衡量他人的最好方式。
但我常常不会想知道一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我觉得工资把人的价值固化了,没有从一个长期和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人。
比如你知道某个人刚毕业收入才3500元,便得出结论:这个人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我一个乡下打工的呢” 也许没过一年,他的收入便如火箭般蹭蹭往上涨。
我看待一个人,往往不是从他现有的工资,而是他如何看待时间,看待金钱,看待朋友。
比如他业余时间是否将时间投入到学习成长当中;
他身边都有怎样一群的朋友,都是狗肉朋友还是一起成长的朋友?
他对待时间是怎样的?是否经常浪费还是格外珍惜?
他是如何看待金钱的,是否总是储蓄还是用来投资(不限于理财,包括买书,见识大牛等)
我爸常说,一个人花钱越多往往赚钱越多,我深以为然,因为这表示他是用投资的思维来看待金钱。
2.一件事情和人要做就做成品牌或头部
这个总监据说总是很难预约到,有一定的名气,我那次预约到算是运气好了,很多人都来找他理发,我想当我下次要换发型时,我也一定会找他。
为什么我要找他,不仅仅是价格高,服务好,更因为品牌减少了筛选成本,传递了信任,所以我仍然选择他。
以前的我遇到问题,很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这确实一定让自己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喜欢求助于人,现在我不会这样,真的到了一定关口想不出来,我会努力寻找这个领域最牛的人,来帮我答疑解惑。 看书上网找也许最终能找到答案,但是否最满意或者最好的答案我不知道,还会耗费不少时间,关键是可能让你走弯路。
《跃迁》里谈到,脱不花成长的秘诀就是请教每个领域的牛人。
换做我们自己也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或者作为个人,都应该努力做成一定的品牌。
spenser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有一次和李叫兽吃饭谈到,好奇问他:从百度出来了,也到混沌大学讲课,为什么不出书呢“ ,李叫兽说:”如果我写的书不能在这个领域内排进前五,那么我便不会出书,现在出书的人太多了,我要看好时机“
知乎的流量基本上集中每个问题的前五个回答上,前五个回答的点赞数和之后的回答点赞数真的不是差一点点。如果你看到一个问题很火上了热榜,而你想要蹭一波流量的话,那就需要考虑下,你的回答究竟能不能排到前五,否则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一定知道滴滴打车,但可能不知道易到出行
你一定知道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但可能不知道翼支付
在这个时代,个人品牌或是头部的价值,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3.不断加速自我进化,fuck everything else
前一阵子,我和一群朋友聚会,偶然间知道一位小伙伴,去年从快消行业转化到电商,从最底层的运营专员,大概不到一年,就跃升两级成为项目经理,薪资也翻了好几倍,而且他还不满足于此,他觉得电商快到天花板了,想要寻找新的趋势。
于是我就很好奇地问他,究竟什么让他成长如此迅速,他灭这嘴笑道:就想问问现在有多少人认认真真地写过每天的日报。”
很多人看待一个人的成长速度是以年为单位,但是这位小伙伴却是以“天”为单位来成长,虽然起点低,几天一个月看不到成效,但是一年下来,复利会让他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罗胖有次在节目中谈到,他说现在他看一个人,就是看他傻瓜系数,就是昨天和今天比较,究竟有多傻,傻瓜系数越大说明这个人成长越大。
有时候我回想原来的自己,总是拍拍桌子,感叹 真特么傻,当初怎么会干出这种事情,想想挺可笑。但我的傻瓜系数还不够高。
我一直觉得
你的迭代速度和质量决定了你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