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福格行为模型》中的比喻:如何在生活中,得到自己的珍珠

《福格行为模型》中的比喻:如何在生活中,得到自己的珍珠

作者: 多一口都不吃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16:30 被阅读0次

在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时,我们似乎拥有无尽的方法和建议,它们多种多样,有些简单易行,有些则需要极大的毅力。它们犹如海洋中的星星,繁多而耀眼,以至于我有时甚至会迷失,忘记了如何挑选并运用它们。

因此,如果有新的方式或新的比喻能够帮助我构建或重新构建这个熟悉的主题,激发富有成效的对话和深刻的审视,那将是一种启示。也许在它的指引下,我或许可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应对之道。

《福格行为模型》的比喻就有这样的效果。书中是这样这样说:珍珠的形成是因为蚌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然后分泌珍珠质,一层一层地把刺激物包裹起来,即成珍珠。如果诗意地来说,每颗美丽的珍珠,其实都是蚌包裹好的痛苦与刺激。

福格教授的“珍珠习惯”启示了我,即使是生活中的痛苦和磨难,也可以转化为宝贵的经验和成长。

他还用自己的一个生活实例举例:福格教授睡眠不好,经常被半夜启动的空调吵醒。然后教授就考虑与其每次被吵醒后都烦躁地抱怨,不如设计出一个习惯—每次被吵醒后,就冥想放松。

于是,他收获了一个明确的冥想放松时间段。最后,他甚至觉得被吵醒然后冥根、放松,还挺幸福。

我想到了自己,腿受伤以后,自己变得比原来更加重视腿部肌肉的练习了,以小腿训练--提踵训练来说。原来很少练习,因为它不酷,没有收获感。他并不能像哑铃一样,一段时间自己能举起更大的重量,胳膊肌肉的纬度更大。

而现在我能静心下来,默默地一步一步地锻炼小腿。

现在,我认识到,即使在平行世界未受伤的我,也不一定能拥有像现在这样强健的小腿肌肉,这样好的“第二心脏”。

所以,对于那些确定会发生的刺激与磨难,不要气馁,想想福格教授的比喻,建立一个习惯来“包裹”它,久而久之,也许你会得到一串生活的珍珠。

人生在世,无人能逃避大小烦恼和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获得自己的珍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福格行为模型》中的比喻:如何在生活中,得到自己的珍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ka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