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女儿在阳台玩的时候,从窗户玻璃看到小区打扫卫生的阿姨在翻垃圾箱。她从一个袋子里翻出来几个有点坏的苹果,然后喜滋滋地放到自己的车篮里。
那一刻我有点受触动,她必定是把别人扔的苹果带回去吃了。我不知道他们家家境有多困顿,家里都有哪些人,是不是家里人看到苹果格外高兴,觉得是个惊喜。那一刻我想起小时候,每天都盼着天黑,等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妈妈的手提包里总有各种各样的惊喜。我不知道他们家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等待阿姨回家的孩子。
对于这个阿姨来说,苹果虽然是捡的,但是惊喜与期待对于这家人来说是一样的。扔苹果与捡苹果的人,谁又比谁高尚。
昨天在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妈妈说起在小区看到扫地阿姨就聊了几句,回来被小孙子问怎么交了这种扫地的朋友,朋友的妈妈教育了他几句,说怎么能这么说话。他们也在创造价值,要不是这群人,小区的卫生就没有人干了。
5岁的孩子这么小,本该纯真善良,但是社会教给了他富贵贫贱的概念。虽然是扫地,但是这也是一份能换取劳动价值的工作。扫地的阿姨跟写字楼里的白领,同样都是在工作,谁又比谁高尚。
我总喜欢给女儿买各种各样好看的衣服,婆婆总是心疼,觉得小孩子只能穿一季就穿不下了,明年又要买。她觉得很浪费,于是用旧衣服给女儿缝了条裤子,刚开始我总觉得不是很好,可是看到实物,感觉跟买的也没有太大差别。
身边总是有朋友炫耀给小孩买的名牌衣服,即使名牌,也还是只能穿一季的命数。我不知道花大价格买名牌的必要性在哪里,或许还是为了体现自己很富裕。想起以前,我总是挑剔Y先生的衣服太少,他不太爱买衣服。他说衣服干净体面舒适就行。
大道至简,多么简单的人生哲学。可是衣服早已经不再只起蔽体保暖的作用,成了身份的象征,炫富的工具。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穿名牌的小孩跟穿不暖的小孩,同样都是天真无邪,谁又比谁高尚。
主持人李咏因为癌症去世,引发了一时有关健康与压力的热烈讨论。《奇葩说》有一期薛兆丰说按照过去人的生活需求,现代人应该早就不工作了。虽然说现在我们追求生活质量,但是压力更多源自于现代人的焦虑与攀比。
记得有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大概是讲有对夫妻在崇明岛包了块废地,他们淘来一些旧家具,自己种菜养花,将废弃的屋子收拾的井井有条,文艺十足。有股采菊东篱下的出世悠闲。一时间朋友圈相互转发。可是要是让他们自己去过这样的日子,他们肯定是不会选择的。这篇文章之所以火起来,因为大多数都是知道自己在羡慕什么。只有高手才能够放下与外界的羁绊,只追寻内心的自足。
谁都不比谁高尚,本身世界就没有一把标尺,毋需比较,做自己这束独特的烟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