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个半小时读完苏珊·福沃特的《原生家庭》,让我内心从对这四个字的不好的印象,一扫阴霾。太多的人,提到“原生家庭”这几个字,都是充满了自卑、恐惧与不堪,似乎这四个字带给我们的从来都没有美好一样。
实际上,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而不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原生家庭”几个字被冠上了负能量的标签。可它正的负面吗?通过苏珊·福沃特的解释,颠覆了我们对它真正的理解。
首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呱呱坠地的婴儿,一路升级打怪走来,如今还是好好的。生理上的我们,仍然完好无损;心理的我们虽然千疮百孔,可是依然坚强。
其次,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们。对于,原生家庭带给我们负面的,不好的记忆。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危险意识,反映在记忆中,就是印象深刻的,都是一些不好的记忆;美好的记忆,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常常记不住。
再次,想想自己的再生家庭与孩子。在如今能够把握住的当下,让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不再重演,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面对的。再生家庭与孩子,是我们最好的发挥之地,要想悲剧不再重演,需要我们做出努力。
通过这三步,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三个自我。
1、第一个自我,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个性格影响了我们的整个童年、少年,甚至成年。教会我们养成处理身边事物的思维习惯,获取生存的能力。
每个人的人生不能重头再来,也无法暂停,它是一条单程线,只能一直向前。为人父母,也是他们第一次做孩子的爸爸妈妈,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做的更好。只是在践行的路上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2、第二个自我,是环境带给我们的。从参与集体活动开始,我们就参与各种不同的环境。环境中人与事的改变,改善着我们的认知与人际关系。从第一个自我中,慢慢发现,父母也不是百分百全“对”。
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父母的影子就像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时刻知道哪里是不好的、负面的?哪里是温暖的,缺失的?渐渐地,我们修正了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那个自我,完善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第三个自我,从内心出发,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说,第一个自我,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第二个自我,是我们被动接受的;那么第三个自我,我们就掌握了足够的主动权。从内心出发,通过内驱力,让自己明白自己想要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并努力去做。把握好现在,与自己的父母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从新出发。
面对自己的再生家庭,我们希望能够与孩子共同成长。带给孩子独立、完整的人格。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路上的指引,带给他们的是幸福的力量,摒弃那些因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
写在最后:
苏珊·福沃特的《原生家庭》,让我看到一部讲述个人成长的史诗,一个与原生家庭和解,走向自我救赎之路的内心。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与自己的过去和解,由内心出发,承认它、摆脱它,并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我坚信,“原生家庭”将不再是一剂毒药,而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自我成长的路上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