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紧张死,临出门的时候开始腹泻,我还以为自己要迟到了,还好在最后一分钟踏进了教室门。
今天上课时,老师先以一个小游戏作为开场。游戏很简单,其实在小欧一期的时候我也参与过这个游戏,就是以最短时间完成一副拼图。我们小组的成绩不好,也不坏,得了第三名,但是我们自己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在复盘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总结阻碍我们达成目标的关键。
一个就是指令不明确,一开始有经验的小伙伴告诉我们先分工把拼图边框拼齐,这样可以根据周围信息找到线索。我们有的人理解成只要拼完一个角落的边然后找附近拼图,最后凑到一起。而其实她的意思是先搭出一个有边的框,然后把其他拼图往里面填。其实这不单单是指令不明确的问题,我们作为接受者也没有重复确定。
一个是多头领导,没有一个总指挥,也没有一个监督纠错的人,大家更多地是闷头在自己拼。
朱梦辉跟我说,这就是我们小组目前的问题,我也觉得这个游戏简直为我们定做的。昨天我们午休和下课后讨论了几次关于小组课题论文,效果都不是很好,今天朱梦辉放松了些,跟我说两次,我说了你又不听我的。我相信这是他真实的反应,所以我跟大家说我今天保证一定不反对朱梦辉。
然后在一天整个活动中,我们团队平时的特质也慢慢展现。
比如思维分散很开,但是归纳能力确不佳,在多个信息需要归类时,就很难厘清思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似乎也就是我们咨询/审核部平时的模式,一直往外面散出去很少收回来。
比如我们会去依赖自己的经验,在最后评估分析法练习时,第一反应都是啊呀这个很简单我们平时就是这样的……或是你们听我说就按平时的结果然后把因素套进去就行了。会按照习惯去找一条捷径。
老师说,特质没有绝对的好坏,都是要看情境的。但当情境动态变化时,我们也需要做好准备。
今天的练习以及老师提到的元认知都是一种新的工具,跳脱至旁观者的角度,可能是另一种感受。
老师也说了三个提升元认知的方法。第一,冥想,聚焦在呼吸上通过宁静的状态增强自我认知和良好的状态,在状态中激发潜意识和无意识动物本能。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帮助思考。第二,培养兴趣,一方面在兴趣中,我们总是特别投入特别有热情,会想做好兴趣而去摸索它的规律,培养一些思维方式。同时,兴趣爱好也是一种出口,比如我在工作压力很大时,我就什么都不想干了,去视频收藏里面找一部电影,沉浸在别人的故事中暂时忘却烦恼。第三,反思,这是我经常在做的事,但是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出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情况,老师做了一个提醒,可以把内容记录下来,有空回顾下,对比过去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