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再来看这本书的时候,一时难以适应。与之相比,少了一分细腻唯美,多了一分干净利落。
没有多余的词藻堆叠,每一句话都是力求简洁直白,又充满力量与深思,这是我读这本书时的感觉。
从杨百顺的生活经历,让我想起了村子里杀猪的邻居,卖豆腐的姑父,卖冰棍的商贩,为逝者做法的法师,算命的巫师,集市上剃头的大爷。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经历过的人与事,是如此真实,深入人心。
幼时村里的小孩没有几个爱读书的,新书发下来的第二天就都变成了纸板,如同幼时的杨百顺等人一样。因为抓阄去学堂,被“暗算”,又让我想起哥哥职高毕业说要读大专时,父亲的拒绝,让我读了高中,然后读大学。不知道哥哥会不会也想书中的杨百顺记恨弟弟杨百利一样记恨于我,所幸,事情已经过去十年,我们兄弟俩的关系一直都挺好的。
除了对杨百顺变成吴摩西过程的共情,书中对于“聊得来”的友情与爱情,让人深思。
卖豆腐的老杨对赶大车的老马交心,老马却从心底上看不起老杨。老杨自以为与老马聊得来,却不知老马每次的厌烦,回回都想拜托逃避。聊得来的杨百利和牛兴国,最终也是不欢而散。牛爱国与杜青海在部队时最聊得来,分别多年后,再次相见却也失去了最初的味道。一直交好的冯文修,也因为十斤肉,而断了交情……这是友情,一人爱说,一人沉默,那么便是一人的聊得来,一人的无奈;若是两人都爱说,都聊得来,随着时间变迁,也可能背道而驰,形同陌路。
吴摩西与吴香香结婚多年,一直聊不来,凑合着在一起。委曲求全过日子,最终吴香香还是和聊得来的人跑了。人跑了,吴摩西除了觉得丢面,却也觉得轻松,并不想找吴香香。反倒是被其他人催着去找,女儿巧玲被拐,找女儿没找到,却看到了吴香香二人琴瑟和谐。吴摩西伤了心,也看开了。
牛爱国也不外如是,不管如何讨好庞丽娜,没话找话,最终和庞丽娜也还是聊不来,还是和身为人妻的章楚红聊得来。只为那一个聊得来的人,背叛了好友李昆,由因为现实的因素泄了气,失信于章楚红。在得知章楚红与李昆离婚后,才最终拾得勇气,去找寻章楚红。是为章楚红那一句没有说出的话,也是为着这一个难得遇到的聊得来的人。
为什么这本书让我陷入沉思?
一想自己也是个话少的人,小学聊得来的只有两人,初中聊得来的并没有,高中聊得来的仅有一人,大学时也只有一人。与其他人兄弟朋友众多相比,我便是那话少的杨百顺、牛爱国,回首这些年来,能聊得来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原以为是自己的不幸,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又觉得这是人生常态,倒是又能坦然接受自己了。
还有爱情,或者说婚姻。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哪一段是成功的好婚姻,让我不禁有些恐婚,由此也觉得更加要慎重。当今时代并没有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恋爱的对象,结婚的对象,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是比杨百顺和牛爱国等人强多了的。因此,更加需要找一个聊得来的人,找到他/她后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他/她在一起。避免不幸的遭遇,经历在自己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