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面临孩子的挑战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到亲子关系。很多的父母意识到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开始阅读育儿书籍、参加培训班、进入社群、收看直播等等,来提升自己做父母的能力。这些能投入时间、投入金钱去学习如何做父母的父母们,绝对是好父母。
但是接下来父母们还是会抱怨: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道理,还是不好使呢?为什么我还是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呢?
这个问题,就和孩子学习是一个道理: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地看书、做笔记、听老师讲课、上课外辅导班,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能力蹭蹭蹭地往上提,而有的孩子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用心”程度。
什么是“心”?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云:“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同时又云:“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我理解的“用心”,是带动全身感官的思维活动,它既包括了通过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去充分地感受当下的状态,又包含了通过概念理解、思维分析、记忆思考的过程。
“用心”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用心”的父母是有觉察父母。他能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觉察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的时候,他觉察到自己的肌肉发紧、心跳加快、胸口发闷、身体可能会冒汗等等,他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上来了,这是一种“生气”的情绪;比如,当他劈头盖脸地骂完孩子后,他觉察到自己的身体会莫名地发冷,甚至僵硬,嘴角有点干干的,他意识到自己刚才月孩子的沟通方式并不恰当,这是一种“懊恼”的情绪。
“用心”的父母是能在觉察的基础上接纳自己的父母。即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当时的情况,即使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了火,甚至动了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妥,自己的行为方式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但是也能接纳自己:我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也会犯错。
“用心”的父母是能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父母。当父母意识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因为自己的不恰当沟通方式导致的,他们会反思,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情绪?是什么让我如此生气?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处理会更好?我该怎么和孩子和解?
“用心”的父母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父母。当父母思考清楚自己情绪的来源,下次可以改善的做法,在下次挑战来临的时候,他们会提醒自己做一些改变,即使是很微小的改变,比如这次比上次多忍耐了5分钟才有情绪上来;或者这次看到孩子低下头的时候,就停止了喋喋不休的唠叨等等。小的改善就能带来大的变化。
“用心”的父母,就是在觉察、接纳、反思和改变的循环中,慢慢练就而来的。
“用心”是每个做父母的本能,刻意练习能让这种本能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