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过饭,带着小锅巴去小区广场上转悠。广场上人很多。带着孩子玩的家长比比皆是。然后就可以听见广场上一声接一声的呼和。
“那个地方太脏了,不要过去!”
“那个地方有台阶,不要过去!”
“那个地方全是草,过去干嘛?”
“不要去那个地方,有水!”
大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与喜好,去安排孩子的感受范围。殊不知,作为孩子,其实他最想的,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有水的地方,鞋子湿了,下次他就知道,这个地方会让鞋子湿透,穿着不舒服。
有台阶的地方,没走稳摔了一跤,那他下次就知道,这个地方会摔跤,下次要拽着家人帮忙,或者要想办法不摔跤。
只有亲自体验过了,他才知道,下一次遇见这种状况,该如何应对。难道因为有台阶,以后都不要走台阶么?人生路上哪有那么多平坦?遇到困难难道躲避就可以解决么?我们最应该教会孩子的,不应该是直面困难,想办法去克服么?
小锅巴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非常喜欢玩厨房的推拉门。刚开始没想那么多,玩就玩呗,推拉门也不会有危险。但是没玩两秒钟,就传来了他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其实没那么严重),手被门夹了一下,疼得哇哇哭。但是第二次,还是要玩,难道不让玩了么?他也不干啊。我没管,只是告诉他,让他注意不要夹了手。果不其然,又夹了,还是疼得哇哇哭。第三次,不哭了。我去看,这次学乖了,拉门的时候,手指头知道要避开,不就夹不到了么?
所以,不要限制太多,让他去探索,碰到问题多了,他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应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