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孩子,把他的压岁钱送给了他的小伙伴,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这就像我们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帮助一个孤寡老人,你有什么样的反应一样。
当小孩子可以幸福的体验到自己能够帮助别人,并且在自己的努力中看到了努力的价值,家长朋友希望你知道,很多时候这样高尚的行为应该得到最大的鼓励。
这好像是人生观教育了,是关于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教育了,这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他说家庭教育是铸根铸魂的教育。
其实我感觉这里边更多的还是关于品质方面的培养,比如说我上面所说的那个例子,这是一个家长昨天告诉我的。
他的孩子十岁了,有一个同学家里边很惨,他的孩子一直在偷偷地帮助那个同学,这一次竟然把刚刚得到的几百块钱送给了同学。
这个家长说,他希望我可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因为他是听了我关于压岁钱应该交给孩子的建议,才允许孩子自行处理他的压岁钱的。
我知道这个家长的意思,在他的心里是没有办法接受自己孩子的这种做法的,幸好他还没有做出太错误的伤害。
自己的孩子在帮助别人,并且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幸福,我们做家长的难道不应该鼓励吗,有什么是比善良更能够带来幸福感的。
这让我想到《少年说3》里边的那个孩子,那个告诉自己妈妈他心里话的孩子,全场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特别善良。
而这种善良让我们都感动了,好像是里边的主持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善良更让我们的孩子幸福的品质了,我们祝福这个孩子,也祝福他的妈妈。
其实,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幸福感上了,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感会少很多,有的人说现在过年都不幸福了,是因为我们物质太丰富,心灵在悄悄的被屏蔽吗。
我想如果大家可以通过上边关于善良的两个例子来看一下的话,也许就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当我们在帮助别人,当我们在同情别人,幸福感就会和价值感一起出现。
还有就是幸福感是需要培养的,就像善良需要培养一样,几百块钱确实很重要,但是相对于孩子的幸福,我们也许可以看一看曾经的一篇文章,在初中七年级叫做《羚羊木雕》的。
请无论如何都不要扼杀孩子的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非常的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一生就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可以回到第一个例子,如果他的家长希望他以后不要帮助别人,请他漠视别人的痛苦,这样的话这个孩子还有自我价值感吗。
而当善良的天性被改变,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人跌倒了很多孩子在旁边嘻嘻哈哈,车祸现场有很多正在成长的生命冷漠的鼓掌。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过这样的现象,他关于人性的批判很多时候也是在触及这样的问题,请救救我们的孩子,这就需要呵护他高贵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