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后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南如犀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3:38 被阅读18次

一周没有更文,并不是没什么可写,也不是给懒惰找借口,而是上周感觉眼睛干涩,想是用眼过度,连眼眶都陷得深了,想起一位写手跟我说过:不管写与不写,生活应该是第一位的。于是,我暂且停下,但心里始终记着。

双十一前趁活动买了几本书,凑单时买了一本《断舍离》。其实关于断舍离的文章在知乎、简书等平台上看到过很多,看过之后也有些行动,但过后照旧买买买,衣柜始终是满的,心也被各种事情占的没有空隙。

最近再翻这本书,下决心对衣物进行“断舍离”,践行之后再看书,果然如其所说:

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通过“断舍离”,现在衣柜里目至所及的都是我可以轻松驾驭,穿着舒心、自在的衣物。三至四件常穿外套、六至七件毛衣、两三件格子衬衣,打开衣柜衣物清晰可见,且有间空。

断舍离”让我更清晰的了解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也意识到长久以来自身的缺憾和问题。总是重复买类似的款式,过于深暗的色调影响到整体的感觉也显得过于沉闷,缺乏变换和生气儿。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着手改变,当我为身体加上明亮的色调后,整个人的感觉立马变了,身心也开始愉悦起来。这就是色彩对人心理的暗示。

再也不头疼、不烦乱,不再为满柜的衣物怎么搭配而烦扰了,为我节省了不小的大脑空间,可以用在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上了。

周国平曾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鲁迅先生也曾说道:“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将“断舍离”衍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同样的道理,让一切归于简单,更多的精力从外在转向内心,去除那些可有可无的,专注去做应该去做的。

你会发现,以前认为根本做不到的事,开始变得驾轻就熟了;以前不能接受的事,慢慢坦然处之了。

世界从此开阔了,心不躁了,人自在了,朝着想要的方向走下去了。

相关文章

  • “断舍离”后 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周没有更文,并不是没什么可写,也不是给懒惰找借口,而是上周感觉眼睛干涩,想是用眼过度,连眼眶都陷得深了,想起一位...

  • 遇见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缘: 《断舍离》山下英子的这本书很早就买回来读过一遍,也对照着在家进行整理。但总感觉没领会透书中的精髓,一段时间后...

  • 遇见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完了《四时之诗》,恍惚四季在唐诗中轮回了一次,花开花落,云舒云卷。在诗里看到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遇柳...

  • 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个周末偷懒了,没有按卞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收拾的作业。一是这两天跟随组织常州、南京做读书活动,二是目前没有属于自己的...

  • 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舍弃的是什么* 我关注了一个时尚博主,她会不定时在公众号里分享自己的审美观念。 有人在一篇文章后留言问她:你是如...

  • 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

  • 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生活是一袭清水,断,就是从入口控制,舍,就是从出口控制,而离则是一种境界了。 这么多年,我们走了太多乱七八糟的...

  • 读《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曾经买它穷如狗,如今穿它嫌它丑,穿之SB,弃之可惜”,是不是每个女生一到换季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眼睁睁看着满...

  • 学会断舍离,遇见更好的自己

    (共计1644字,建议阅读时间3.5分钟) A和B是大学同学,都酷爱读书、买书。毕业后两人都很快的成立了家庭,A一...

  • 《断舍离》心灵篇读后感 - 草稿

    生活需要断舍离,心灵更要断舍离。 自从阅读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实物篇后自己的收获真的是很大,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断舍离”后 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k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