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6年结束还有4天。
// 01
张爱玲讲“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虽然现在才二十几岁,但愈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前几日和一位朋友聊天,我突然对他说了一句:“以后都不会这么年轻了。”他有些惊愕,说不懂我的意思。
我说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句话:要知道,今天可是你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了。
// 02
2016年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实习、旅行、毕业、工作……
我不能讲这些经历有多重大,毕竟如果将我的经历放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去看,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罢了。
去年考研的时候,有过一段情绪很糟糕的时期。那段日子,室友们都出去实习了,寝室只剩下我一个人。每天过着单调重复的生活,起床、吃饭、看书、睡觉,有时候一天下来,除了食堂阿姨和小卖部收银员,几乎没和谁在说过话。
但最令我沮丧的是,当时的我清楚地知道:对于自己填报的学校,我已经没有考上的希望了。
因为是跨专业考研,需要新学的知识太多,时间已经不够了。
但考研这件事,我已经准备小半年了,又不甘心放弃。
就是这样一边努力,一边又没有希望的状态,让我内心很崩溃。一个人的夜晚,留了不少眼泪,有很多次甚至嚎啕大哭起来。
这样的状态,记不清持续了多久。
突然有一天,我偶然读到沈从文的一篇短篇小说,所有坏的情绪好像一下子释放完了,那一瞬间我对于考研结果有了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理解和看法。
接下来的日子我依旧每天一个人吃饭、看书、准备考研,但心态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我不再去想考研的结果,而是聚焦于每一天结束后的收获。
渐渐找回了自己打算考研时候的初心,因为喜欢和热爱啊。
考研结果出来时,我有些意外,四门成绩中除了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另外三项成绩都比我预期中高一些,不过还是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
直到今天,我都觉得生活好似有道神谕,你所经历的痛苦,以及认为自己跨不过去的坎,一定会在突然的某一天,或者某一瞬间都释然开来。
// 03
考研告一段落后,我开始准备实习。很幸运的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但薪资很低,加班也是常事。
刚进公司的时候,会做一些基础的事情,也会有厌烦的情绪,慢慢地工作内容开始有所改变,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开始为自己喜爱的品牌写一些推广文案。
一直以来,我写出来的文字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即便我特别不愿你别人去改动它,但在工作时,我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艺术是个人的情感,但当你为一个品牌服务时,你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感,走商业化路线,迎合老板和大众的口味。
在这份工作中,我发现相比于别的同事,自己写的东西往往更能得到领导的肯定。
这时我才明白:之前看似没有结果的考研,却在无形中影响了我。因为当初报考的是文学类专业,所以我读了很多优秀的小说,而这些小说沉淀在我脑海中,成为我内在知识的一部分。
实习结束后,我心中已经没有了考研二战的想法。
一直以来,我做很多事的缘由都是因为“热爱”这两个字。当我实习完后,觉得工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糟,相反,还能带给我满足感。并且我也发现:学历在工作上给我带来的限制并不大。
// 04
七月份的时候,我离开成都来到了上海。
很多人问我:“成都那么好,干嘛来上海?”
其实道理很简单,比如你很喜欢吃一道菜,如果每天都吃的话,你还是会忍不住想尝尝其它的菜肴。
而上海就是我心中想尝的另一道菜肴。
我有两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偏执”和“想太多”。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固守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特别是在工作上,老是容易想太多,深究现在的工作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很多时候会陷入自我纠结中。
之前和自己的领导谈论过这个问题,他说:“或许现在的工作内容你觉得比较杂乱,但我相信有天你一定能找到一根线,把这些东西串起来,到时候一定会是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 05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我们是自己所经历一切的系统呈现。那些你以为毫无用处的付出,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串联起来,对你的生活跟事业产生巨大影响。
最近有好几个人对我说:我写的东西逻辑清晰。甚至隔着屏幕有人还以为我是个男生,听后我觉得很惊讶。大学时期我写东西有个很大的问题:内容散乱。但现在竟被人称赞逻辑清晰,而这些人都不是我身边的朋友,所以意味着他们没有必要对我说谎。
终于我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是过去二十几年经历的汇总呈现。
大学的专业课内容学习,让我从之前满脑子“出世”思想的小女生,懂得了一些“入世”的道理,也让我掌握了一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考研自学的写作技巧和阅读过的文章,沉淀为我大脑中的一部分,让我的文笔有了提升;最初的实习工作,让我对品牌宣传文案的写作结构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在我思维里形成了一套逻辑结构;而现在的工作,我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意识到它带给我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你:
当下看似无用的东西,会对你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