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的套路就不说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经营者有多少种“合法或灰色”的手段把公司外的中小股东掏空?
- 发奖金,发福利,出差坐头等舱、住五星酒店,以团建的名义去海外旅游,把赚来的钱尽可能花掉,从股东权益变成费用。
- 操纵财报,在不同季度之间把利润腾挪一下,配合媒体造势,在股市玩高抛低吸。只要长期来看财报和实际利润最终能对得上,就算不上造假。
- 拼命讲故事,让韭菜们一起为梦想窒息,然后,自己的公司值几个钱自己最清楚,热度炒得差不多了就落袋为安。
- 私有化退市,以很低的价格强制回购中小股东手中的股票。
所以,在股市里赚钱有多难?
- 如果投资了一家好公司,公司本身赚了100倍的钱,中小股东或许可以“幸运”地赚到10倍。
- 如果投资了一家还算不错的公司,公司本身赚了10倍的钱,中小股东如果进场离场的时机比较理想,可能赚钱,如果择时不够理想也可能不赚钱甚至亏钱。
- 如果投资了一家本身就不赚钱的烂公司,那几乎一定亏钱。
别以为我说的只是股市。币圈更甚。
靠投资获得被动收入,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无比困难的事。看起来简单,是因为只需要点几下手机就能完成投资操作。实际上无比困难,是因为你在用微薄的筹码跟庄家斗智斗勇,而且庄家还能看你的牌你却看不了庄家的牌,就像在巨大的阻力中逆水行舟。
靠自己的作品获得被动收入则相反,是一件看起来困难实际上相对简单的事。看起来困难,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创作是个辛苦活儿。实际上简单,是因为赚钱的逻辑很简单:只要你的作品对别人有价值,多少都应该能赚到些钱。
投资这么难做,为什么那么多韭菜非要选择靠投资获得被动收入呢?点几下手机就能躺着赚钱,这叫“不劳而获”——对,咱追求的就是不劳而获呗!但是“不劳而获”实在太难听了,自己接受不了,给别人洗脑就更不灵了。所以咱换个说法:靠认知赚钱。给别人洗脑时就说:你该升级认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