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胆敢说一句,我的童年时期谈得上快乐,但并不幸福。包括少年时期也是这样。
这么较真“快乐”和“幸福”这两个词,有区别么?
有。
查字典:快乐是人能够感到高兴或者满意的一种状态,是心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
也就是说,快乐是人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理上的满足。而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童年的我,对当时的生活可是没有满足感,希望尽快结束并独立起来,且一点也不希望保持当时的状态。
这种状态贯穿了我整个的童年与少年,直到17岁高考完离开家乡,我的天空才明朗了起来。
我能感到快乐是因为,当时没有太过繁重的学业压力,补习班没有如此盛行,小县城里也没有纷杂的观念,童年的我思想又很是傻憨,很多复杂的事物不会经过我的大脑,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与邻居家的小朋友玩、练习我最喜爱的电子琴、买当下流行的歌手的磁带听、看课外书或写日记。
单纯的生活让我感到高兴与满足,也就是感到快乐。
而我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家里的氛围总有些怪异和紧张,在父母面前我丝毫不会放松做自己,总是小心翼翼地紧绷着神经。
我父母的感情很好,几乎不拌嘴。但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并不和谐。我姥姥姥爷感情不和,爷爷奶奶家更是硝烟不断,我父母受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走入了两个极端:妈的脾气不好、耐心有限、说话刻薄,加上处女座特有的洁癖,常常让我无所适从。而爸则对我百依百顺,无原则溺爱,生怕我受一点委屈。
妈有限的宽容和忍耐都给予了爸,到我这里就有限的很。
更何况,双职工家庭的我,从小是姥姥带大的,姥姥家和妈家在两个地方。姥姥生怕我和妈不亲,所以我妈放假时就带我回自己家,但据说一到天黑我就扯着姥姥的衣服喊:“我们回家吧。”
待我真正回到妈身边在一起生活时,我已经上学前班了。
她不适应我,我更不适应她。
图片来源动画《千与千寻》《发展心理学》指出:“如果一位女性希望工作,强迫她待在家里是不明智的,那只会导致她的抑郁、敌意或是对母亲角色的不负责任。”
如果文字可以玩证明题游戏,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推理出:如果我的母亲本身不喜欢与小孩相处,强迫她带小孩是不明智的,那只会导致她对生活无穷的抱怨和对我无尽厌烦。
原生家庭造就的阴影,加上她不喜欢小孩的性格,更要命的是,她是一名小学老师,这就意味着,工作中已经强压怒火与6至12岁这个人嫌狗不待见的年龄段的孩子们斗智斗勇,回到家里还要面对一个从小由姥姥带大的行为模式与她期望有所背离的我。
于是经常有以下画面:
放学后兴冲冲报告家长今天一个标点也不错地默写了《滕王阁序》,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可换来就是妈眼皮也不抬地盯着炒菜的铲子说:“好,离远点,我这菜要出锅了。”
我中午没有午休的习惯,所以负责两点叫醒妈,越是蹑手蹑脚地走路,就偏偏越能弄出声响,好容易捱到两点,妈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是:“大中午你能不能轻点声?”
明明是妈把钥匙锁在家里,爸又出差,我们那个地方别无其他亲戚,邻居拿来玻璃刀划下一下块玻璃,妈把我从窟窿里抱进去爬下去开锁,我觉得很是有挑战性,像电影里的地下工作者一样,但看到妈阴沉的脸色,我便不敢抬头,仿佛钥匙没带窗户锯开,是因为我的存在。
总之,妈年轻时给我感觉,不是一个有文艺气息的老师,也不是一个高瘦清秀的气质女人,而是一个充满了对生活繁杂碎抱怨与不满的妇人。
她的生活里不能有任何差错与变动,一杯打翻的水也足以给她数落半天的理由。
受她的影响,我觉得小孩是一件无比麻烦的产品,与美好的生活太不般配。
而自己有了小孩才明白,小孩就是用来麻烦人的,如果他不麻烦你,那么你还有什么价值?
我高考的动力就在于可以远离家,当时“原生家庭”这个词还没有被刷屏,但我已然明白我急于摆脱的是什么。
明明可以上省内一本,我却执意要去有海的城市读个二本。
一本二本对于我真的不重要,长途跋涉才让我觉得没有归途的路才是一种解脱。
其实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早恋,并且还有两段错误的选择的原因之一,一旦有父母在的生活让你觉得有压力,一旦父母的观念不能和你的心理相触碰时,那么之外出现的能与你好好说话的人,自然可以视为天使。
图片来源动画《千与千寻》这并不单单是逆反。
一意孤行,没错。特别是众所周知的那一次,父母不远万里来劝阻我,我冷冷地看着妈,说道:“我小的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耐心给我讲道理谈哲学呢?”
妈哭着说:“爸爸妈妈太忽略你了,对不起你,你总不能让我们跪下来求你吧。”
没错,作为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物质上并不十分富贵,但也从没委屈着我,这个“忽略”,就是心理上的无视与精神上的冷漠。
直到老泪纵横苦口婆心劝说我时,他们方才明白,原来一点也不懂我。
而直到我看着他们无奈无助的模样时,我方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如此深深地爱着我。
但直到提笔的一刻,我依旧执拗地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方式方法比真情真意更加重要。我宁可被对的方式骗一辈子,也不愿意被错的真心拖累。
因为我发现我对小孩子也缺乏耐心,像极了妈。
因为我发现我也不会和小孩子相处。
她不会按照我的计划来,我也会被她的火星思路整崩溃。
没有妈和老公在,我是完全驾驭不了小孩的。
没有孩子的时候,天大的事儿可以搁置一边;而有了孩子之后,心情经常被一点小事搞得一地鸡毛。
我想拥有完整的自我,但又怕缺席孩子走过的每一寸角落。
后来我想明白了,在我童年时期的心里,住着一颗敏感小心的成年人的灵魂,童年的不自在让我始终缺乏安全感。而在我成年时代的心里,又隐藏着一颗稚嫩地渴望被理解被安慰的灵魂,成年的自控力又让我始终不甘心接受自己已经长大。
长大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意味放弃与承担,你要承担别人的人生,你要放弃自己的渴求。
我的孩子时期还未完成呢,却得负责给另一个人完整的、快乐的、幸福的童年。
一次一同事哥哥开玩笑说:“这孩子忙啥呢?回家还得带孩子。”
我顺应一句:“是呀,小孩带小孩,怪不得我有压力。”
怎么办?
于是我目前先试着站在孩子的一边,先由着孩子来,第一时间满足她的需求。毕竟你和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讲道理,不亚于唐僧对着空气的碎碎念的无效。
所以原定一周岁就断奶的计划,拖延到现在,孩子已经21个月了。
图片来源动画《千与千寻》上半年想断奶,决心只坚持了半天。
我从不指望谁能理解我的坚持亲喂,能睡整夜觉的诱惑远远低于看着孩子心满意足的眼神和咕咚咕咚吞咽声的幸福感。
老公说我无条件纵容,要什么给什么,不仅对孩子,对狗狗也是。
我承认我得罪不起孩子,也招架不住狗狗,我承认我还不懂怎么教育,而一味笃信凡事皆顺应自然,我承认我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平衡地不合格。
可他哪能理解我的心理,在我的世界观里,棍棒和病床是一个级别的,都出不了孝子,一个冷漠的眼神就可能令孩子的心离你越来越远。
我生怕孩子从心灵上排斥我,像我曾经排斥我的母亲。
我更怕孩子在表面上顺从我,而将内心的委屈写进日记里上锁。
前半生的血缘关系已经战战兢兢,后半生的亲生血脉我希望处成闺蜜。
我不想孩子认为我爱她的方式就是给吃给穿包洗包涮,而没有任何安慰与陪伴,那样她总有一天会以同样的方式反馈给我甚至她的孩子。
我不想她和我一样,与母亲的任何肢体接触都觉得不自在。
我更不想她和我一样,给画本上的米老鼠和猴子填充了漂亮的颜色,妈回家后给了我一个吻,才10岁的我并不感到欣喜,反而觉得惊愕。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做过的一个梦,小小的我与家人走失了,身上没有衣物,哭着走进一家院子里,我以为是姥姥家,但不是。素不相识的老爷爷老奶奶拿出馒头让我吃,老奶奶望着嚎啕大哭的我,只是也哭着说:“你想吃点啥?”
直到现在,其实我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因为是如此的逼真,因为我不记得我醒来时旁边是姥姥还是爸妈。
图片来源动画《千与千寻》无数心理学相关文章都指出,三岁前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必然会造成孩子日后的敏感、无助、没有安全感。
迟迟拖着不肯断奶,妈会说:“早点断奶你现在就在南方培训了。”;老公会说:“让你断你不断,旅游时候一个劲儿吃奶。”
他们哪里知道,面对孩子,我就是她,她就是我,我潜意识里的小人儿借由孩子的身体冒了出来,告诉我孩子需要妈妈,需要足够的包容、理解与安慰。
所以我要庆幸我有了孩子。
妈说帮我带孩子时尽量改变自己,弥补童年时对我的苛刻。而我看着孩子长大,仿佛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自己,让我有机会治愈曾经受伤的灵魂。
童年时期的我的世界里,妈的职能就是挑毛病与找缺点,像那部动画片《没头脑与不高兴》一样,我永远是妈眼中的没头脑,妈永远是我眼里的不高兴。
我们都把不能克制的脾气给了亲人,而把和颜悦色送了旁人。
妈住进来之后,怕她不自在,我常常于老公不在家的时候充当丈母娘和女婿之间的粘合剂。
更多时候是晚上孩子睡了,和次卧的妈发微信沟通。
我们终究没有逃脱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的模式,有爱但不说,很爱却苛刻。
在一次别扭后,我发微信对她说我的心理,包括童年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观念。
她说她知道自己年轻时是个失败的母亲,所以见不得我们严厉地教训孩子。
但我觉得她能坦诚评价自己,就是最成功的事情。
天下没有百分百父母,而生养育之恩我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清的。
既然妈已经在隔代人身上弥补年轻时的过失,那我更不能让童年时的阴影反馈到孩子身上,成为一种恶性的代际传承。
我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走路晚说话也晚,但孩子,请你一定要慢慢长大,让我曾经无处安放的童年的灵魂,能够同你的生命一起重生。
网友评论
当然有一些父母亲由于观念问题从来不认为 理解和安慰等精神上的陪伴是重要的。就像我妈,小时候我会因为她从来不关心不理解,也从未试图去理解而闹脾气,生气,对她说“你一点也不爱我!”我妈的回答就是,我供你吃饱穿暖,供你上学,你还要我怎样才算是爱你。我虽然心里难受的要死,胸腔难受得要炸了却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没错。
但是我依然难受。
觉得,不要再去要求父母了,如果说父母不能理解我,那我何尝又理解过他们?也许当我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就真正的成长了。😊
那一代的父母真心没有概念要同孩子沟通 或者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