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简书电影价值是什么
有多少人在恋爱中“找妈妈”

有多少人在恋爱中“找妈妈”

作者: 岁月如梭兮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06:12 被阅读0次

    《安娜·卡列尼娜》一开篇就写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戚戚于声名,汲汲于财富,人们来不及想清楚,就匆匆忙忙地开始着一天的生活,周而复始,不知疲倦。

    追逐现实生活的历程未必顺遂,就仿佛赤脚走在沙滩上,脚下的沙子,时而绵柔,时而滚烫。

    当沙子刺痛脚底时,人们会迫不及待地寻找一双合适的鞋子,鞋履相持,共赴前程。

    这双鞋子,就是我们所说的由恋爱成就的伴侣关系。

    人们穿上鞋走路,就会舒服很多;在风雨兼程的人生路上,有人陪伴,比独自前行要轻松的多。

    在找到合脚的鞋子之前,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会烙印在你的灵魂深处,成为你选鞋的最重要的参考标准。

    图片来自网络

    武志红说过:恋爱是对我们童年早期经验的修正。童年早期的创伤和渴望,在恋爱中都会呈现出来。

    那么,在恋爱中,我们最重要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能否在对方的身上看到,或者说是臆想出“妈妈的影子”。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在我们的婴儿期,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关注,在情感和内在能量的链接上,曾经出现过或轻或重的断裂,这就导致我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一个匮乏的婴儿,而这个婴儿无时不刻地期待获得一个合适的时机,去重新获得、甚至是攫取到更丰沛的母爱,借以治疗生命最早期的伤痛。

    有人会说,这是危言耸听,无稽之谈。

    不要急于反驳。

    从当下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入手,我会慢慢告诉你答案的。

    图片来自网络

    罗子君

    肤白貌美,左拥大学文凭,右抱职场“白骨精”级别的闺蜜,罗子君为何会心甘情愿地做陈俊生的金丝雀?

    有人会说,一旦男人为自己画出“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的人生版图,哪个女人不会被那句“我养你”所折服,彻底沦陷,恨不得立马嫁给他,做他的全职太太。

    事实真的如此吗?

    罗子君接受陈俊生为她提供的锦衣玉食的阔太太生活,就意味着她从此要把自己绑在陈俊生的裤腰带上,自己的荣辱得失都不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她的岁月静好,是以解构自己独立存在为代价的,所以她惶惶终日,疑神疑鬼,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宁和丰盈,不得不用买买买的方式,填充内心的空虚和不安。

    这难道不是代价吗?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子在原生家庭得到了足够多的关注和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会去寻找激情和独立。如果这个时候,男人对女孩说:“我养你”,正常女孩是会拒绝的,因为她不希望被约束、被控制。

    但是萝莉就会答应,因为她的生理年龄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她的内心深处还是一个缺爱的小婴儿,她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希望得到来自“妈妈”的继续照顾。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罗子君:

    她生活在单亲家庭,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她们,她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市侩和粗俗,渐渐长大。

    这样的原生家庭,使得罗子君在物质上、精神上、情感上都是极度匮乏的。

    人格上的不足、精神上的匮乏、情感上的缺失,使得罗子君本身就是一个缺爱的、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孤儿”。

    这时候,陈俊生的一句“我养你”,仿佛是为罗子君匮乏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因为她内心深处那个可怜的、匮乏的、缺爱的“小婴儿”,终于找到了“归宿”。

    陈俊生的优柔寡断,使得他变成了一个充满母性的男人,他恰好可以承担起了一个“妈妈的角色”,他为罗子君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让罗子君可以安稳地在他怀中“吃奶”,借以弥补罗子君童年时代的心灵缺憾。

    与其说罗子君不思进取,甘愿做一只金丝雀,不如说罗子君是在放任内心深处那个极度缺爱的小女孩,在与陈俊生的夫妻关系中,她尽情放纵这个任性的小女孩,通过陈俊生在物质、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照顾和呵护下,去修复自己童年最早期的心理创伤和情感缺憾。

    所以说,罗子君不是甘愿做谁的池中之物,她只是无意识地在努力地“找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

    罗子群

    她的原生家庭跟姐姐罗子君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姐姐罗子君在颜值和文化程度上都要高于罗子群。

    这就意味着:罗子群的婚恋择友空间要小于罗子君。

    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罗子群同样是缺爱的、人格健全度不高、缺乏安全感的。

    我们来看一下罗子群的婚姻:

    罗子群与白光是自由恋爱,婚前,两人爱得死去活来,罗子群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白光。

    剧中的白光是一个又穷又丑又没有教养的人设。

    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他们相互折磨,如同两棵歪脖子树一样,痛苦地拧在一起,罗子群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面对如此糟糕的婚姻,罗子群却一直不敢离婚。

    她怕离婚了,白光会活不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白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巨婴。

    在这段婚姻中,他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做家务、不愿意带孩子,他把生活的艰辛全部推给了子群,即使是做生意赔了钱,也是子群回家借钱。

    当子群赌气要跟他离婚的时候,他就会跪下来,像个孩子一样抱着子群的大腿哭泣,求子群不要离开他。

    而子群本身也是一个缺爱的“小婴儿”,那她为什么还会容忍白光这样程度更加严重的巨婴呢?

    原因很简单。

    子群没有子君那么好命,可以在婚恋中寻得称心如意的“新妈妈”,那么,她就会转过头来,用心理代偿的方式,为自己“找妈妈”。

    子群在与白光的关系中,把白光这个巨婴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子群与白光的关系不是夫妻关系,而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与一个被惯坏的孩子的关系。

    在这层关系中,子群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白光的需要,其本质就是:子群把白光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我”,也就是子群内心深处那个缺爱的小女孩,通过给予白光无限度、无原则的“溺爱”,来实现对自己,也就是童年受过伤害的“自己”的一种无限度的满足。

    子群“溺爱”白光,实际上就是子群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在白光的身上,这个“内在的小孩”就是子群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化童年的内化。

    看到剧中的子群,想必很多观众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吧,实际上,子群是在这种病态的婚恋关系中,努力地为童年的自己“找妈妈”,努力地实现自我的救赎。

    所以子群会一边痛苦地舔舐着婚姻带来的遍体鳞伤,一边麻木却又麻醉地享受着“做妈妈”的快乐。

    子群用“做妈妈”的方式,实现了“找妈妈”的目的。

    图片来自网络

    贺涵

    很多观众一定难以理解,贺涵与唐晶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为何经历了十年的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走散了呢。

    很多人想知道,贺涵到底爱不爱唐晶呢?如果爱,为什么一直下不了决心娶唐晶呢?

    我们来梳理一下贺涵与唐晶的关系:

    唐晶研究生一毕业就到贺涵的手下当实习生,初入职场的唐晶“一穷二白”,在贺老师的耐心点拨和重重考验下,才一步步成长为咨询行业的超级精英。

    贺涵曾坦言:唐晶就是我的杰作。

    贺涵作为一个界限感极度分明、工作生活极度自律的高级精英,能够耐心地点拨初入职场的唐晶,绝非是因为唐晶貌美如花,我想,应该是贺涵在唐晶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贺涵曾经对罗子君说过:我的母亲在我像平儿那么大的时候就去世了。

    也就是说,贺涵也是一个幼年缺少母亲陪伴的人。

    童年缺失的母爱,在贺涵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缺憾和不安。

    贺涵所接受的精英教育,以及贺涵本身强势的性格,决定了他会用更加独特的方式“找妈妈”。

    事实也证明,贺涵的确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妈妈”。

    他在朝夕相处中,发现唐晶骨子里与自己极为相似,他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在了唐晶的身上,这就是剧中一直提到的,贺涵要将唐晶打造成“贺涵第二”。

    随着唐晶的一点点成熟,贺涵十分满意,这种感觉就像是妈妈看着自己一手培养的孩子,在一点点长大是一样的。

    唐晶成了贺涵的一部作品。

    贺涵在看着唐晶成长的过程中,过足了“做妈妈”的瘾,他用耐心和爱心呵护着唐晶,本质上是在呵护贺涵自己“内在的小孩”,贺涵通过心理代偿的方式,满足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个缺少母爱的小婴儿。

    所以,唐晶越是成功,贺涵“内在的小孩”得到的心理补偿就会越多,贺涵就会越幸福、越饱满、越充盈。

    可是,一旦贺涵与唐晶结婚,那么,贺涵的这部杰作势必要受到冲击,唐晶要花费时间、精力在家庭上,一旦他们有了孩子,唐晶就更难以做好这个“贺涵第二”了。

    这是贺涵无法接受的。

    贺涵已经在“做妈妈”的角色中如痴如醉了,只有看到唐晶成功,贺涵才能得到最深邃的安宁和满足。

    所以,贺涵不能娶唐晶、也不敢娶唐晶。

    贺涵这种极其理智和高度克制的人,只有在保证自己内在充盈丰沛的前提下,才能谈爱、才敢谈爱。

    正是这份超乎常人的克制和理性,才使得贺涵的人生远远超过常人。

    所以说,贺涵不是不爱唐晶,他只是更爱自己罢了。

    贺涵“找妈妈”的方式,看似与罗子群相似,实则不同。

    贺涵是在驾驭人生,而罗子群则是被人生驾驭。

    图片来自网络

    洛洛

    洛洛爱上老卓,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她把老卓当做爸爸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就是以萝莉爱上大叔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洛洛爱上老卓也好,在老卓之前,爱上一个有孩子的大叔也罢,目的都不是钱,而是关注和爱护。

    洛洛的原生家庭一目了然: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改嫁了,还嫁了三次;洛洛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而她的父亲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

    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人格和心理的出现缺陷是必然的。

    所以,在爸爸去世后,洛洛先是找了一个大叔,与大叔拜拜了,又找到了老卓,并在很短的时间里爱上了老卓。

    洛洛自己也不知道,她的这种择爱的方式,并非真正的爱,成熟的爱,而是她内心的小婴儿在作祟,那个小婴儿怂恿洛洛嘟起嘴吧,像婴儿一样,去寻找可以为她“喂奶”的“妈妈”,也就是现实中的大叔。

    现实中接受萝莉的大叔,往往是那种母性比较强的男人,他们往往少年老成,甚至暮气沉沉,他们就像是被阉割的人一样,充当着萝莉们没有乳房的妈妈。

    而这样的大叔,往往也是从小就比较懂事的人,压抑是他们人生词典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他们在给萝莉们“喂奶”的同时,也是在用心理代偿的方式,满足和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缺憾。

    而剧中的老卓,是一个成熟且雄性力量爆棚的男人,所以他不会接受洛洛的一再示爱。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洛一定会在老卓的影响下,努力实现自我救赎,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健康的爱。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看来,剧中的主要人物的婚恋基本都是围绕“找妈妈”展开的。

    不要觉得奇怪。

    事实上,我们现实生中的人,大部分也是在自己的婚恋模式中,不同程度地“找妈妈”。

    “找妈妈”并不可怕,因为这代表的是一种自我救赎,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这是人性的自我保护功能开启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婚恋中“找妈妈”呢?

    主要是源于我们童年时代普遍存在的的爱的匮乏。

    没有被看见、没有被链接的童年,必然带来不够健全的人格和不够富足的灵魂,这种缺憾将会伴随人的一生,我们终其一生,都会拼尽全力去弥补这种先天的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在决定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妈妈们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种准备里,有物质、有时间、有陪伴、有爱、还有尊重与自由。

    因为,越是健全的人格和心智,越能觅得健康丰满的爱,结出健康丰满的幸福和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多少人在恋爱中“找妈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ph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