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最近一段时间放学回来后都很忙碌,除了要按质按量做完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攻克厚厚的一本奥数题,那都是我为了拓宽她的思维而从网上抄来的各种奥数题型。因为学校即将要举行各年级的趣味数学竞赛,而她由于数学成绩一直不错,被选进参加成员名单,老师交代了要好好准备,以争取夺得优异的成绩。
素来喜欢争分夺秒找时间去玩一会的女儿,为此略收敛了爱玩耍的心性,放弃了周末看动画片的乐趣,一番努力做题研习,终于到了比赛的这天。下午接她放学回家的路上,已经在班级群里看过老师发的竞赛获奖名单的我,假装不知情地问她:“宝宝啊,竞赛结果出来了没有?你得了几等奖啊?”
此时,我们正走在绕城景观河畔绿化林的鹅卵石小道上,微风拂过,柳枝轻摇,女儿一边蹦蹦跳跳着试图追逐一只穿林而过的小野猫,一边大声回答:“妈妈,二等奖呢!有什么奖励吗?”
“才二等奖啊?你知不知道,一等奖有7个人呢!可是你都没有在这7个人里面,不难过吗?”
胖乎乎一脸稚气的女儿停下了脚步,仰着小脸儿望着摆出一副认真面孔的我,语气坚定地反问一句:“我为什么要难过?”眼神里却有一丝迷茫,应该是针对我的说法。
在我还没反应过来要怎么借此教育她应该时刻保持着努力再努力,处处名列前茅才是一个好学生应有的品质时,她想想居然又补了一句:“妈妈,比起得三等奖的同学,我是胜利者,比起没获奖的同学,我更是了啊!而且,去年的竞赛我才得了三等奖,今年是进步啦,进步可以一点一点来嘛!再说,怎么可能个个都是第一名?”
我瞬间哑口无言,心里想过的许多关于教育的金句在她的反问里黯然失色。这个才10岁的孩子,天真活泼,稚嫩可爱,一直在我的“羽翼”下生长,谁知道今天怎么会忽然发出这样的灵魂一问?
我反被她教育了。
想起曾看过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上高中的男孩,他一直是学校里声名在望的长跑健儿。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男孩在全校师生和受邀观看的父母面前拼尽全力迎风飞跑,但结果还是与冠军失之交臂,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比赛结束以后,同学、好友及父母都不约而同地对他进行安慰,而不是祝贺,男孩因此郁郁寡欢了很久很久。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只顾着关注第一名,而仅仅是差之毫厘被排在后面的第二名,却被我们忽略或是遗忘,所以有人说“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人们只记得第一名。”就像奥运比赛,能站在最高领奖台的冠军,一夜之间就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电视报刊各大媒体会争相报道,鲜花和掌声会纷至沓来,当然,更少不了各种机会和资源的主动上门。而第二名,有可能就此默默无闻,甚至泯然于众人,从本来的“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
不知道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对“成功”的定义是不是太狭隘?至少,我也一直暗暗期盼女儿的每一次考试都能独占鳌头,就算以一分之差落后于第一名,我的心里都是有失落的,感觉像吃了一道别人嚼过的菜,缺少了滋味,反而是给一根棒棒糖都能开心半天的女儿,教会了我什么叫“好心态”。
是啊,不管在哪个地方,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中,怎么可能个个都是第一名?一直在进步就已经是最好的成长,得了二等奖为什么还要难过?!
夕阳的余辉透过香樟树的枝枝叶叶,在女儿的小脸上铺洒了一层柔光,我亲亲她的脸蛋,温柔地告诉她:“是的,你很棒!妈妈真为你骄傲,但是,还要继续努力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