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德国的文化崛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18 世纪中叶起,德意志由一个落后地区迅速发展为一个文化大国,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在将近两个世纪里,德语国家和地区向世界贡献了该时期天才人物中的大部分,这里只需开列一个不完全的名单,就足以让我们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了。文学:歌德,席勒。哲学: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社会学:韦伯。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音乐: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生物学:孟德尔。数学:高斯。物理学:亥姆霍兹,赫兹,伦琴,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哲学人文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德国天才都谱写了改变历史的新篇章。
人们常说,德意志是一个哲学的民族,擅长抽象思维。德国人在哲学、交响乐、理论物理学三个领域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而我们的确可以说,交响乐和理论物理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哲学,二者的根源甚至还都可以追溯到康德哲学。在本书中,作者对作为纯粹器乐曲的交响乐与康德哲学的关系有很好的说明(“一种人类先天认识形式能够直接解读的音乐”)。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德国人又是一个极其实干的民族,只要想一想“德国制造”就可以明白,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帕金的染料,拜耳的制药,到西门子的机电设备,克虏伯的钢铁铸造,本茨的汽车,蔡司的镜头,德国人还引领了工业和技术的发明。
18 世纪中叶以前,德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由上百个小公国组成,竟然在短时期内崛起得如此辉煌,不能不令人惊讶。究其原因,也许有赖于两大力量的交集,一是普鲁士开明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厉行的变革,二是温克尔曼、沃尔夫、莱辛等启蒙思想家对人文主义的大力倡导。在那以后,文化兴国成为朝野共识。19 世纪初,在威廉·冯·洪堡领导下进行的教育改革,更是对文化崛起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措施有三:一、建立普及义务教育体制,设立公共图书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二、中学教育实行双轨制,高级文科中学注重古典人文教育,培养精英预备人才。三、创办研究型大学,坚持学术的独立品格,由此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精英阶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