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事国事天下事毛主席诗词鉴赏交流杂文精选
丢失了文化认同,我们拿什么来支撑大国崛起(修改版)

丢失了文化认同,我们拿什么来支撑大国崛起(修改版)

作者: 宋了然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20:53 被阅读211次

    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是其文化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一定是其文化的复兴。

    说,你是不是不信?

    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寻找,不论是我们历史上的强汉盛唐,还是近代以来的英帝国和美帝国,他们的强盛都伴随着文化的昌盛,尤其在文化话语权上,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强势地位。

    我们现在很多人依旧在怀念唐代的伟大,不光是因为其经济的发达,国力的强盛,更是因为那个时代文化的繁荣。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等这些中国文化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都在这个伟大的唐代诞生,那个时代勿要说诗人,就是市井小民也能即兴小吟一首,空前的文化认同,空前的文化自信,举国上下都是大国的气派,足以称得上是盛世。

    可是在清朝末期,我们的文化话语权开始逐渐丧失,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之前也变得不堪一击。

    1793年英国的马噶尔尼使团来华,在朝见乾隆皇帝时因为礼仪的差异而产生争执,问题的焦点在于行单膝跪地的英国礼仪还是按照中国惯例行三拜九叩之礼。由随行的火枪队,大清的官员已经察觉到来者不善,最后的结果是大清朝的妥协,在乾隆大寿之日,混在亚洲各国家使团中的马噶尔尼格外显眼,只有他、只有英吉利国王的使者是单膝行礼。

    这次礼仪之争,是中英两国力量较量的缩影,更是文化话语权的碰撞。

    我们终究开始败下阵来,堂堂的大清帝国,泱泱的盛世中华,在之后的百年里就像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一群又一群的海上恶客蜂拥而至。

    我们一败再败,败得开始唾弃自己的文化,许多人将其归咎于孔子文化的落后,要废除与儒家文化相关的一切,承载了千年华夏文明的汉字也险些被从我们的历史上无情的抹去,我们的文脉险些被割断。

    在东渐的西学潮流下,我们开始唯西方文化马首是瞻,好像我们的落后,我们的落寞都是中华文化的原罪。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觉得我们中国的文化一无是处,觉得西方的文化才叫先进,才称得上是时尚,是美。这种错误的想法影响了一代人。

    今天,我们中国在飞速的发展,我们在全世界开始建立孔子学院,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价值观念,这就说明当时我们所抱怨的所厌恶的,甚至差些全盘否定的文化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发扬,那是我们数千年历史智者智慧的积淀。

    有人也曾说过,如今已是现代社会,那些个老传统文化习俗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追赶现代化的潮流不好吗?关于这种观点了然想说,中华的文化让我们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而未中断,我们能抛弃吗?四大文明留存至今的只有我们,正是这种文化的力量让我们历经艰难而不死,丢了历史文化的我们绝不会走远。

    看看法国巴黎的中心城区,几乎都是古建筑,他们完好的被保留在那里。法国人视之为国家和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因为那是法国文化的象征。同样,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也应该珍儿视之,那是我们的精神,是我们的魂。

    在今天,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本土文化认同感的迷失。

    二十世纪末,两大意识形态的竞争最终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结束。美国文化以全球化为契机向全世界传播,可口可乐,麦当劳,微软,美国大片无孔不入,有意无意之间,美国文化的逻辑已经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情感、认同、审美、交往甚至家庭生活。

    这么多年,美国用“三片”(芯片,薯片,大片)统治世界。美国大兵到不了的地方,“三片”却可以毫无阻拦的到达,悄无声息的让我们成为其文化的俘虏,而我们却悄然不知,当我们觉得黑眼睛黄皮肤不再是美,而去推崇蓝眼睛黄头发的审美;当我们觉得自己的传统节日“老土”,而乐于追捧圣诞节平安夜的狂欢;当我们用嘎纳、奥斯卡去评判我们的电影;当我们用诺奖去衡量我们国家的科技和文化·······我们已经陷在文化殖民的深渊中浑然不知。

    这是中华本土文化的一次灾难,与国际接轨绝不是与西方接轨,国际化也绝不是西方化。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我们必须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我们必须保持自己文化的历史传承。

    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们崛起的力量来自于那里,我们复习的信念来自于那里。那里有我们曾经的来路,也蕴含着我们未来的出路。

    从全球而言,政治基础意味着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经济社会基础则是提供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保障,而文化基础则作为国家实力中软实力的核心部分,是大国竞争的最后战役。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摘自)

    将来,我们是否可以以更为强健的姿态参与构建新的当代世界文化图景,能否从新构建起属于中华民族的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能否在全球文化的话语权中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可以说决定着中国梦最终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

    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文化的复兴从来都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话题。文化征途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砥砺前行。

    看文很累,我送你开心一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0e7d7e2319d:文化从哪里来,又要去向何方?这问题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解!文化来源生活,来源于经济日常生活,也来源于教育,高于生活,高于教育,所以称文化为艺术,不不称之生活!其实这问题五四时期己早讨论的热火朝天,各样新文化思想层出不尽,比较让人信服来自鲁迅的思想,一切拿来主义,想想如今也不过如此,拿来,或吸收或毁灭!正是这种投机思想长久以来对文化,对生活,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力,今天仍然找不到文化的出路在何处,鲁迅对文化的追求到今天仍无法实现!
      • 道一虚白: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最能毒害中国人。
      • 微岩:不好的就要丢弃,美国历史不长,你现在看到的中国其实不一定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有个讲台湾的老师,说历史上有两次野蛮人的入侵。其实清朝人都不是中原人,汉人,统治了,照样还是中国,以现在的叫法。历史的确重要,文化也重要,可能美国也不是抱着统治来办所有事,比如计算机技术,的确改变了人类。总是用家国情怀理解事情有时候,显得小了。

      本文标题:丢失了文化认同,我们拿什么来支撑大国崛起(修改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g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