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十而立,终于结婚了。还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给三桓之一的孟懿子当老师。
可惜只当了一年多的老师,鲁国内乱。
当时鲁国国君是鲁昭公,从小贪玩,看来贪玩不仅成绩不行,还可能丢掉国家。三桓家族就逐渐掌控鲁国权力,不仅国君,其他贵族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挤压,大家心里都不爽。
鲁昭公的儿子们长大了,他们血气方刚,要除去三桓。和昭公商议,昭公也热血沸腾,毕竟自己才是老大。
这时候三桓内部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互相之间也是矛盾重重。阳虎就是孟懿子家的旁支弟子,但现在也只能靠打工挣钱。
有一次,鲁昭公隆重祭祀自己的父亲,结果自己的仪仗队只剩下两个人。其他的被季平子拉走自己也搞祭祀去了。并且让国家仪仗队给自己跳八佾舞,很不像话。所以孔子也看不过去,说出了“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春秋末期,大家看到的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实质上是贵族阶层人口繁殖太快。封地就那些,不可能无限的分封下去。而看欧洲的贵族却能存在上千年,西周的贵族只存在不到三百年。原因在于西周的贵族一夫多妻,生很多孩子,这些孩子就需要很多资源。欧洲是一夫一妻,长子继承,其他孩子被赶出去自谋生路。
总之,西周贵族体制不稳定,鲁国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结果很快揭晓,鲁昭公实力不济,仓惶出逃,跑到齐国。想让齐国为自己复仇。
孔子毅然决然选择跟随鲁昭公流亡。其实他是孟懿子老师,孟懿子大权在握。升个官职问题不大。可是孔子为了自己的自作主张,以身作则,亲自实践。跟着鲁昭公流亡到齐国。
我们的印象中孔子似乎很死板,只说不做。其实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心里想着外面的世界,但又不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任凭低工资,没前途,活一辈子一眼就能望到头。
孔子践行了自己的理念,至于是否真的成功,已经不重要了。当然,随后灰败的时光恰恰给孔子披上了圣人的头衔。
所以我们要思考什么才是成功?就像孔子,心中永远有一个理想的远方,永远坚持不懈,这已经就是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