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作者: 刘腾达_2020强化班 | 来源:发表于2021-01-09 22:47 被阅读0次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余华先生在创作时注入了大量的时代背景: 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这也是作品中更容易引起共鸣的地方,或许,刚开始,我还会因福贵的奢靡生活而愤愤不平,那么,到了最后,我就仅剩对于这样一位老人和他的老牛深深的敬佩。

相关文章

  • 证明

    ——《活着(余华)》读后感 归纳法:活着→遭罪 演绎法:遭罪→活着

  •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 2018.7.7(文白) 完整二刷了【余华】《活着》原著和电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活着》读后感 余华的《活着》太沉重了,但又充满了希望。 ...

  • 2020寒假优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1801班黄嘉嘉 今天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不同于其...

  • 记忆中的过往

    《活着》读后感 当我被要求写一篇名著的读后感时,我首先想到了余华的《活着》,这...

  • 死很容易,活着很难

    ——余华《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 ...

  • 始于静,归于静

    这只是一篇读后感,《活着》的读后感 福贵仍然活着,和一头老牛静静的活着。 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余华清冷的文字,它让...

  • 余华--《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各种反应,各种答案,为了人生理想,为了亲人朋友,等等,而在活着一书中,似乎没有存在...

  • 余华《活着》读后感

    读余华的《活着》,中途有多次读不下去的时候。叹,余华你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作家吗?否则,怎么能把如此的苦难悲情,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活着》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vh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