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某某,很有素质,不随地吐痰,见人问好,和气待人......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表面的。
换言之,不随地吐痰——可能因为他一吐痰,
他周围的人就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他,让他觉得自己很异类。
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异类,所以,他只好跟随大众。
见人问好——也许他的职业使然,因为那个“人”有可能成为他的潜在客户。
和气待人——或者他的性格本就属于温和型的,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他的潜意识里认为“天塌下来会有比他高的人顶着”,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看清一个人是否有素质,要看在利益的冲突下,他的选择是怎么样的。
这句话包括下面4层意思:
一. 他是一个尊重别人时间和精力的人
比如,你在某个领域比较精通,他需要向你请教。也许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你自己也认为无关紧要。但他随后便发了个红包给你以表谢意。这时你自然五感交集。想起有些人觉得你只是动动嘴皮子,一有什么问题便在微信上发了一大堆文字过来,稍回慢了点,便诸多怨言。有的甚至还说,就因为你回得迟了,导致他被领导责骂了,或者做错了之类的。这样的人在微信中并不少见。有的还是老好人一个。
可见,并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真正懂得站在别人角度去想的。一个懂得尊重他人时间和精力的人,别人和他相处起来有如春风拂面般,好感倍僧。
二. 他是可以自我管理的人
自我管理不仅生活可以自我管理,情绪更是可以自我管理。这样的人,生活上必定是自强自立的人。当遇到某些让他愤怒的事情,他亦可以调整情绪,不仅能心平气和地对待某些侮辱,更甚者,礼貌地优雅地予以回应。比如黄渤。一次,跟闫妮演夫妻,闫妮自嘲地说“我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我要走向丑星的行列了。”一般人听到这话,估计即使不当场翻脸,也必定会甩脸色给对方。唯独黄渤并没有表现出尴尬的表情而是立马回应道:“我跟你演,我觉得我要走向帅哥的行列了”。既挽回了脸面,又给予对方台阶下,一举两得。
高情商的灵魂下隐藏着刻在骨子里的质素。
三. 他是不愿意麻烦他人的人
他信奉一句话: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用钱解决。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经常麻烦他人的人,内心里必然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也许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让别人多兜一圈。比如,本来可以花钱打的去某地的你,就因为你同事,或朋友也许会路过,于是便发了个信息让他顺便搭载你。你不知道的是,就因为你这一句话,本来可以走捷径的朋友,特意兜了一圈来接你。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更会在朋友心理留下不快。
而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朋友跟他相处起来,每时每刻都会觉得异常舒服。因为朋友知道,他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麻烦。这样的人,自然会给人异常有教养,有素质的感觉。
四. 他是格守“已之所欲,勿施于人”这个信念的人
从小到大,很多家长都会教育小朋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便是,你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当然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但却鲜少有人可以做到——“已之所欲,勿施于人”。比如,经常会听到一些大人教两三岁的小朋友,“去,问爷爷奶奶拿钱买东西吃。”或者,“爸爸一回来,就要跟他说,你想去游乐园玩,知道不?”这样的说法,会给孩子一种观念——他的欲望是可以通过要求别人给予而得到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手上有权利,潜伏在心底声音便会告诉他,“去,只要你开口,那个人便会给你想要的了。”一旦开口了,纵然那人出于无奈要满足你的要求,但心底里对你的人品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而一个格守着“已之所欲,勿施于人”信念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在努力的躯壳下是一颗高尚的灵魂,这样的人,怎么不会让人喜爱呢?
总之,有素质的人,总的来说,是一个好家人,好朋友,好邻居,好同事,好搭档。他自律,努力,自重,向上,尊重他人。这样的人,人生岂能不开挂?
但在中国,人情这个东西渊源流长。就因为你跟他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他便觉得麻烦你是给你面子。至于因为几句话或者一点小忙,你就要钱的事,那在他们眼中简直像犯了什么大错,一传十、十传百。流言最是不缺壤土的。一旦传开来,你在世人眼中便变成了一个吝啬、绝情的人。从此,这个标签便跟你形影不离了。纵使那钱本应该就是你应得的。
所以,虽说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个个谈起,沾沾自喜。但说到素质方面的观念,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却还是落后于西方几百年了。
所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权意识越来越强。脑力亦是劳动的观念逐渐得到认可。知识消费越来越普遍。相信,真正意义上有素质的人会越来越多。
一个人,能尊重他人时间、可以更好管理情绪、不麻烦他人、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去争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有素质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