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历史的年轮又转了一圈,2024年已正式落下帷幕。真要与2024年告别的时候,难免总会回望一下过去,当悲观情绪如凌冽寒冬扩散蔓延并侵蚀到每个人内心,总有太多伤心、太多无奈,这一年里,或许我们终将别无选择。
前天收到一则短信,是一个十多年未曾联系的朋友发来的,短信以朋友女儿的名义发来一条讣告,其父亲于1月11日离世享年56岁,让亲朋好友参加13日的吊唁活动。看到这条信息,心里真不会滋味,56岁就走了,一切归零,走得悄无声息,抛妻别子,走得匆匆忙忙……
这个女儿从此失去父亲,从此再也见不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家人。我们都生活依旧,或许有一天有人说起,我们只能一声叹息罢了,生命如此脆弱,人生短暂,每一个终将会隐入尘烟。我们何不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我们没有理由,不迎接每一个朝阳,不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2024年,生活中有很多沉重与压力、内卷与消极,我们试图在谋求一点改变。年初,本来想好好规划一年学习生活,却被十年前的一些旧事纠缠,不堪回首的往事重提,几番提及却又无疾而终,三番五次的来回辩解,对抗、对立到和解,最终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算是一个得到多方认可的结局,但情绪纠结、时间成本、内心煎熬足足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徒步行走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在时间与空间的不停转换中,寻求场景的不断变化,刺激每一条感官神经,缓解一下久久不散的内耗。也是那段时间,我步行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行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也是这段时间,我认识这个城市的道路,一路汽车发动机喧嚣声,车胎碾压地面嘈杂声。那些穿梭与人群中黄马甲快递员,那些午夜沿街十字路口快餐小吃店,那些城市立交大桥戏迷,那些早早出来讨生活的人们,都曾经与我邂逅在城市的某个时段某个角落。
一次周末的城市漫步,在管城区城隍庙门前职工街路边,看到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在算命,我坐他面前小凳子上,默默地听他一句又一句的提醒。还真算了算八字,今年我是不是范了太岁,冲了神仙。算卦是一种无奈的人生体验,算得怎么样,或许成为一切的借口。我好可以选择躺平,也可以坦然面对我的内耗了。在我的人生剧本里,一切都是命运的作弄,与我努力不努力,争取不争取毫无关系,这下我可以喘口气了吧!我还是要选择惜命、选择躺平、选择随便,算了,从今以后,安安生生地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好好活着吧。
也许是我人到中年的缘故,时常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总以为自己成长经受住坎坷曲折,总以为一路披靳斩刺抗争,总以为过关斩将的英勇,总以为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常常给年轻人说上几句。而对于新一代年轻人,你说的是什么,这些都算啥呀,漠不关心毫无知觉,也满不在乎,你时常听到他们的回答,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总是两个字“随便”。
今天午饭吃啥?随便!给你买点水果吃吧?随便!明天我们去逛公园吧?随便!好像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可有可无,而我总想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却又总没有一个准确的回复。这一句句随便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大概是无欲无求四大皆空,懒得去做一个又一个选择罢了。不选择不负责,一切你来定义,这何尝不给我们提供两难抉择。当自己不愿意给自己做选择,拱手相让,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又是何等无奈的无力感。
在2024年底例行性体检时,血液指标里的“三高”有出现了,几年前,用不停歇的体育锻炼、减肥节食的途径,把各项指标达到最佳状态,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的今天,又出现了临界状态的指标,说明那些透支的精力,预警的信号、异常的表象,那时是不是提醒自己,该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2025年艰难依然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盘。或许我们将迎来了新的阶段,或许我们生活在这崭新的时代中,美好的前景就在前方召唤,但对于我们具体生活而言,它依然复杂,艰难。在新的一年,我们不能把所有原因归结于当下不景气一样,大环境或许会变好,也有可能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更加艰难,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眼下的生活,仍旧需要自己独步前行,需要自身不懈跋涉。
不妨以相信开始,即便在孤影独行,我们也愿意相信,我们每天见到在这寒冷的夜晚,那个路边几个小商贩、小吃摊,那些没停稳就拎着外卖一路飞奔到快递小哥,那些背着行李奔走在繁华城市打工人……,因为路就在脚下,即便生活依旧艰难,我们也愿意相信,美好会如期而至,即便世界依旧嘈杂,我们也愿意相信,坚定自我,未来已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