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

作者: angema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14:42 被阅读0次

一个敲字,记载了唐代诗人贾岛的传奇故事。

贾岛,字阆仙,人称“诗奴”,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虽比不上李白、杜甫那么耀眼,但他那种字斟酌句、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被世人所铭记。

什么叫苦吟派诗人呢?指的是为了一句诗或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的钻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叫真儿”。

传说中贾岛曾用几年的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热泪纵横,即高兴又心疼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当然了也不是每一首诗都写成这样,否则也就枉成了诗人的称号。

让贾岛成名的诗作是这首: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传说写这首诗时,是贾岛初次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途中拜访友人。

一天他骑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其中的“僧敲月下门”用“敲”,还是用“推”,拿不定主意,于是乎他骑着毛驴,边走边想。反复思考也没能定下来,在驴背上不停地吟诵,还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对此感到十分的惊讶。

这一天,恰逢当时是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韩愈,也是一位著名诗人,正坐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中冲进了韩愈巡视仪仗队的第三节,还没觉察到,还一个劲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他被韩愈手下的侍从带到了韩愈的面前过问。贾岛细诉说了他当时的情况是在酝酿着诗句,并说诗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拿不定主意,思想上开了小差儿,是忘了回避,误闯车队。

韩愈听后思考了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还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探讨作诗的方法,好几天都不舍得分开,日后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传为佳话。

自从知道了这个故事后,我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也下意识地对所用词句多有留心,尽量做到准确恰如其分地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

我们都有体会,汉字博大精深,一词多义,一字多音,而表达出的意思是极不相同的。

例如:题材和体裁,读音相似,但表达的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

题材: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运用的材料,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经过选择、概括、集中、提炼而成的。

体裁:是根据不同标准将文章进行分类。如根据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文章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还比如:工夫和功夫。

前者表示时间的长短,多用于时间短暂。例如我们常说:“他只用三天的工夫就学会了滑雪”。“明天你有工夫儿吗?”口语中,“工夫”多带儿化韵。

功夫,是表示一种技能,或做事的态度。
例如:中国功夫(特指武术)技压群雄!功夫不负有心人。

类似这样的词语在汉语中不胜枚举。

今天之所以要讲这些,就是要提醒自己在写作的道路上,要像贾岛那样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写作过程。即使不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要“句句斟酌得佳句,不负汉字博大深”!

相关文章

  • 僧敲月下门

    读经典,写经典。 诗配画 裴洪顺书 楷/草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

  • 僧敲月下门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兮 雨雪霏霏

  • 僧敲月下门

    一个敲字,记载了唐代诗人贾岛的传奇故事。 贾岛,字阆仙,人称“诗奴”,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虽比不上李白、杜甫那么...

  • 僧敲月下门

    首先我观点鲜明,《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这本书其实适合的读者面非常广,并非只是想要成为传统的狭义的专家的人群。为...

  • 贾岛,如有来生,愿你仍是诗人

    ​​文:瑾口寓言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不好,不好,还是敲字妥帖;僧敲月下门。不对,不对,还是推字。” 这天的...

  • 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从睡前小故事引出用推?还是用敲? 贾岛引出一个写作方法……推敲!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都...

  • 写隶|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04

    1.尺度:世界的复杂与丰富 “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 2.芝诺悖论: 芝诺版的主角不是兔子和乌龟,而是特洛...

  • 柴门闻犬吠,僧敲夜下门

    不知登高处,坐问云起时

  • 推敲,值得?

    不亏语录:百炼为字,千练成句——皮日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古诗后的故事你可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僧敲月下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be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