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

作者: 煮盐呓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3-20 18:35 被阅读0次

首先我观点鲜明,《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这本书其实适合的读者面非常广,并非只是想要成为传统的狭义的专家的人群。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个时代的趋势,是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换言之,按所需核心竞争力来划分的领域越来越窄,但在特定领域内的“头部化”或者说是“赢家通吃”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只有在这个特定的领域成为“专家”或者成为掌握资源和分配的人(这更难),才有可能在特定领域长期生存。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作为一个散户,你可以主张“我不需要成为专家啊,我选择专业的基金经理就行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非那么简单。选择基金经理这条路当然走得通,但每个基金和它的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基金经理,这件事可是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做对的。否则,君不见张坤还是那个张坤,年前“爱坤永相随”年后“秃驴拿命来”?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要最后走到罗马,需要自己选定一条路,并熟悉那条路,成为那条路的“专家”——或者,你自己修一条通往罗马的路( 前面提到的掌握资源分配的人)。


而之所以用“僧敲月下门”作为这本书的书评,是因为要成为专家和这句诗的含义和意境有下面几个相似之处:

1)需要“反复推敲”。成为专家意味着对自己所在的领域,不仅要求真,还要努力拓展领域的边界,这是需要“反复推敲”的。

2)不能“苦心孤诣”。成为专家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苦心孤诣,而是要实践要和别的高手切磋,正如同贾岛不遇到韩愈,也没有这佳句。

是以谓之“正反合”也,这更多指的是建立自己的体系过程中所需要的方式方法。这个话题非常大,我们先尝试结合其中的一个点“理解核心概念”来谈谈。

作者强调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打磨、反思与提炼,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持续数年。而对于核心概念最少需要能回答下面的问题才能判断是否已经真正掌握了:

- 是什么?不是什么?

- 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做?

- 谁适合做?谁不适合去做?

- 什么时间适合做?什么时候不能做?

- 如何做?错误的做法是什么?

你看,这是不是“反复推敲”,“正反合”?


在更宏观的层面,关于成为专家的“正”,作者花了最多的篇幅来讲。总结来说就是三根支柱:学习、实践和思维。这其中,我收获最大的是讲“思维”的部分。

对于复杂的工作,构建其框架需要考虑的维度就会更多,要求的深度更深。换言之,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个筛子(横向是维度,纵向是深度),精细化的程度对应着筛孔的孔径,思考分析的维度越多渗流阀值越低。也就是说,这个框架维度越多深度越深(筛孔越小),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出错的概率越低,做出高质量决策的概率越高。

老规矩,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不少散户没有自己的投资框架,即便有框架也就是三四个维度,例如价格/PE,仅仅通过这几个维度,其实非常难进行“精细化管理”,即实现模型框架中投资标的的唯一性,最后还是靠拍脑袋决策。而“专业”投资者考虑的维度则会多很多,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最大必要条件。这也是芒格推崇的“格栅”,本质上就是跨领域的不同的高精度筛子的叠加——用不同领域的思考模式思考同一个问题,如果还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则决策正确的可能性必然更高。

近代曾国藩和梁启超对此也有精彩的论述,实在忍不住转录于下:

曾文正公:“治事之道三端,曰剖析,曰简要,曰综核。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来,先须剖成两片,有两片而剖成四片,由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 一丝之含混。简要者,事虽千端万绪,而其要处不过一二语可了。如人身虽大,而脉络针穴不过数处;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句。凡御众之道,教下之法,要 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则不信不从。综核者,如为学之道,既日知所忘,又须月无忘其所能。每日所治之事,至一月两月又综核一次。”

梁任公:“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炼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要把我们向来浑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


而关于成为专家的“反”,作者有一段关于“伪专家”特征的刻画,大抵有:机构加持、在行业巨头公司工作的经历、什么“火”研究什么、人靠衣衫马靠鞍、著作等身、不好好说话、做最不着边际的事、认识很多精英、四处忽悠多露脸、即使不忙也要显得很忙……极为生动有趣,自动对号入座概不负责,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翻原书。


你看,这是不是又“正反合”了?

相关文章

  • 僧敲月下门

    读经典,写经典。 诗配画 裴洪顺书 楷/草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

  • 僧敲月下门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兮 雨雪霏霏

  • 僧敲月下门

    一个敲字,记载了唐代诗人贾岛的传奇故事。 贾岛,字阆仙,人称“诗奴”,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虽比不上李白、杜甫那么...

  • 僧敲月下门

    首先我观点鲜明,《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这本书其实适合的读者面非常广,并非只是想要成为传统的狭义的专家的人群。为...

  • 贾岛,如有来生,愿你仍是诗人

    ​​文:瑾口寓言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不好,不好,还是敲字妥帖;僧敲月下门。不对,不对,还是推字。” 这天的...

  • 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从睡前小故事引出用推?还是用敲? 贾岛引出一个写作方法……推敲!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都...

  • 写隶|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04

    1.尺度:世界的复杂与丰富 “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 2.芝诺悖论: 芝诺版的主角不是兔子和乌龟,而是特洛...

  • 柴门闻犬吠,僧敲夜下门

    不知登高处,坐问云起时

  • 推敲,值得?

    不亏语录:百炼为字,千练成句——皮日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古诗后的故事你可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僧敲月下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ra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