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左传》略读简友广场读书
《左传》略读(卷五僖公)晋楚城濮之战4

《左传》略读(卷五僖公)晋楚城濮之战4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23:03 被阅读0次

晋文公率军取得莘北之战的胜利后,见周襄王进献了车马和战利品,郑文公为襄礼,周天子以平礼相待。五月十二日,周天子设酒宴款待晋文公,并册封晋候为候伯,赐仪仗,华服,勇士三百,弓箭一千,传曰”王谓叔父:谨遵周王圣命,安抚四方诸侯,纠制诸侯纷乱,有功赏赐”。

晋候三辞后从命曰:”重耳再拜叩首,将谨遵周王命令,宣扬天子的美德于天下人。”受册封后出朝,在周期间共三次初见周王。

卫成公听说楚军战败,非常害怕,出逃到楚国,又到了陈国。派大夫元垣伺奉叔武(卫成公之弟)去接受盟约。

二十六日,周王和诸侯在周都城(洛阳)盟约,盟约为:诸侯扶助周王室,诸侯间不可相互伤害。谁若违背盟约,神明圣主将惩罚于他,取消他的军队,不在享有国家,直到他的玄孙(五辈),不论老幼。”大家都赞成信服这个盟约,说晋国与楚这一仗,取得了战略和德行上的巨大胜利。

当初,楚子玉为自己制作了镶满美玉的帽子,还未曾顶戴。作战之前,梦见河神对他说,”把你的帽子送给我吧,我把孟诸(今河南商丘东北)那一片土地赐给你。”子玉没有把帽子给河神。他的儿子大心与子西派楚大夫荣黄去劝谏,子玉也不听。荣黄说:人死若对国家有利,尚且会去做,何况是美玉呢?与国事相比它就如粪土。如果这美玉能有利于楚国,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子玉还是不听。

荣黄出来对两个公子说:不是神明使令尹失败,是令尹不以国家百姓的事情为重,实在是自取失败啊。”

到子玉战败后,楚成王派使臣对子玉说:这场战事你率申,息两地的子弟出征,现在伤亡惨重,你若回来,你可怎么向申息两地的父老交代呢?”

子西,孙伯曰:子玉本来要自杀,被我们拦住他说:不要自杀,君王还准备杀你呢。”到达连谷子玉自杀身亡。

晋候听说子玉已死,喜形于色曰:”没有人能再来与我为敌了,伪吕臣作为令尹,不过是为自己罢了,并不是国家和百姓。”

(好不容易读完,艰涩难懂)


感想:

1.晋文公这一仗打得漂亮,可能是受            周王室命令,替天行道。得到周王的嘉奖和诸侯的尊敬,声誉鹊起。

2.周成王很倚重与晋文公。

3.周与诸侯之间盟约的订立,更加巩固了周室的控制权。

4.子玉的琼弁玉缨,与河神的对话,深入浅出的道出了,个人与人民,国家与私欲之间关系的轻重大义。

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成语释义: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来源追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战于城濮,文公令退三舍避之。 故事...

  • 成语故事:【无能为役】

    【无能为役】《左传·成二年》记载,齐晋鞌之战前,鲁、卫求救于晋,晋景公答应出七百乘,晋主帅郤克说:“此城濮之赋(兵...

  • 东道主出处

    东道主这个词源于《左传·僖公·僖公三十年》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东周列国春秋篇

    七绝·晋楚城濮之战一践城濮三舍诺,陈兵尽义礼周全。胸开庙算人心在,子玉焉知十九年。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

  • 直面困难

    今天看《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回国励精图治,励志做一位霸主。他回国就开始训练军队,两年之后...

  • 历史上的3月24日

    前632年3月24日 (农历四月初四),晋楚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

  • 有德不可敌

    晋楚城濮之战节选 【原文】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插图],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

  • 透过《论语》看孔子的战争观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间的争霸战争兴起,比较有代表性有郑国与周王室的繻葛之战、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在...

  • 周易竟如此简单——邲之战,晋得《师》变《临》卦,庄王霸业

    历史背景分析 楚国城濮之战以后(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

  • 城濮之战胜败关键分析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五僖公)晋楚城濮之战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b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