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这样做》讲述了国内比较好的多所中小学时如何布置硬件设施和创客空间,以什么的教育模型践行STEM教育。高度凝练的教育模型对于我这么一个非任课教师来说有些抽象,泛读完之后,似乎只有几句话让我产生了共鸣,更多的带给了我更大的疑惑。在小学可以给不同学龄的孩子们做分级实验,那具体怎么做呢,怎么分级呢?书中提到低龄段的孩子只需要做到观察和知道变化就可以,瞪大眼睛产生的好奇心比知道科学理论更重要。这点我非常认同,也让我不再纠结孩子小,没法解释一些理论。但是如果好奇宝贝们提出一些问题时,我们应如何回应更好呢?
《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这本书围绕十多个主题,详细描述了整个STEM课程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何带领孩子们做,针对孩子们在学习和动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可以用哪些话术激发孩子们思考,甚至课程用的PPT、表格、材料表等等资料都事无巨细读了地列了出来。读了两个案例之后,我对怎么操作、怎么引导有了清晰的理解。也让我想到了果果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相比于老家的学龄前教育,苏州这边的幼儿园活动非常丰富,但是从来不教孩子们学习拼音、写字和算数题。朋友问我,这边小班和中班每天都要打卡,大班了还不教吗?那她们在幼儿园里干什么呢?对呀,她们每天在幼儿园里做什么呀?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关注果果幼儿园的活动,试图从老师们发的照片和视频中一探究竟。
在培养孩子们自理能力和学习洗衣服的主题中,老师们先让孩子们回家调研家里用什么洗衣用品,并将调研的结果画出来,并带一些洗衣用品去介绍,孩子回来后告诉我们,有洗衣液、有洗衣粉、有洗衣凝珠,还有无患子也可以洗衣服,还可以拖地。
之后,孩子带了袜子、汗巾等东西去学校,从老师拍的视频来看,同学们自己搭建了洗衣台、弄了晾晒区,小朋友们有洗衣服的,有晾晒的,有整理叠好袜子,有用绘画的方式写标签(姓名就写学号,袜子的颜色或图案画出来),有将带有标签的洗好晾晒好的袜子汗巾等送到对应储物柜的派送员。对了,老师还带领学生们用无患子做了洗衣液,分装到瓶子里,打上标签后,模拟了商店的区域进行售卖,一个多少钱,买几个总共多少钱,孩子们数学也顺便学了。学生们折叠的小包上画了美美的图案,成为了商店的包装袋。
老师的规划中估计还有更多内容,从果果的描述和老师发的照片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个洗衣服的项目涉及了绘画、调研、制作洗衣液、衣服洗晾叠等流程、洗衣房做什么的,计算能力等多个方面。没有说教,没有背诵,而是让孩子们在实践和探索中自己学习和总结。周末,果果回来说,妈妈我来整理茶几吧,还接了盆水擦桌子了,我提出将茶几划分给她,让她负责整理擦洗,她说可以,能不能打扫一次给1块钱?当然没问题。再去超市时,看到贴纸要20元,她说太贵了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