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我的奶奶系列第三篇
我的奶奶,不,严格意义上应该是称呼为“姥姥”。奶奶一辈子只有四个女儿,当养儿防老的农村里,即使没有儿子,最后还是会留一个女儿在身边,最后便是能干又吃苦耐劳的老二--我的妈妈。
如何对待老人是一个家庭里无形的家风。作为一个孩子,如何对待老人是从观察身边的人如何做如何行动。我的姑姑们让我看到了很多榜样行为,不过最开始影响我的却是我的奶奶----我从奶奶的言行里知道了什么是不对的。
在小小的村子里村尾住着一位我称做姨太姥姥的老人,但严格意义来说我们并不是亲戚关系。听奶奶说她和奶奶的妈妈关系非常好 情同姐妹,当年奶奶的妈妈从河南逃荒到山西,晚年后又回到了河南,所以村子里唯一一位和奶奶的妈妈有关系的人就是这位姨太姥姥了。
那会儿每当逢年过节,奶奶便会让我去住在村尾的姨太姥姥家送一些东西。还记得走进那个小院,左右两边的偏房是有点崭新的样子,但是中间的主屋是很老很老破破的样子,房间内昏昏暗暗 散发着一种老人独有的垂暮气息,眼睛已经看不见的姨太姥爷经常待在屋里。每当我替奶奶跑一次腿,姨太姥姥总是热情的谢谢我,拼命塞给我一些零食或者几角几元的零花钱。我最害怕这个时刻 因为奶奶特意叮嘱:她过的很不容易,不能收老人的任何东西。
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姨太姥姥和她老公去世在我的世界里消失的了。村尾的那个巷子,那个小院子我再也没有机会特地去了。
只是每年一次和大人们去为爷爷扫墓时路过巷口,我会想起有那么两位老人,是奶奶惦记着的人,是会让我时常送一些普普通通却表达着她心意的人。
从大人们的口中我零星的拼凑出自己知道的故事版本:姨太姥姥和老公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子女,虽然过继了一个孩子,但是并不孝顺,也不常回来看他们。日渐更加年老的他们做不了任何体力劳动了,也没什么收入来源。我知道虽然她的儿女不惦记着他们,但奶奶还惦记着他们,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我隐隐约约地知道姨太姥姥过继的孩子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对待老人我也不清楚,但是最少也应该像奶奶一样时常探望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