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理想法
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

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

作者: 泠风思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06:35 被阅读0次

    家人,可以有血缘关系,例如父母与子女。

    家人,可以没血缘关系,例如公婆、岳父母等,以及具备收养关系的人。

    家人,可以指日常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也可以指虽不再生活在一起但曾经同属一个家庭的人(例如原生家庭里的人)。

    家人,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没有人会生来就不需要家人。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感首先来自家人的爱。

    从小就缺乏家人之爱的人是值得同情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长大后不幸。

    事实上许多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人会比同龄人更早地也是被迫地走上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我听到过也看到过不少这样的真实人生故事:因为无依无靠,所以自强不息。

    其实,无论是否从小拥有家人之爱,一个人在成年以后感觉幸福与否都不确定。

    家人仿佛双刃剑,既可能最暖心又可能最寒心。

    互相温暖的家人都是相似的:宽厚包容、体贴有爱。

    互相伤害的家人都是相似的:过于自我、挑剔指责。

    正如世事复杂一样,人心同样复杂,家人也是人,自然不会例外。

    当放下把“好坏”作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换个视角去看,家人之间的隔膜与冲突有时是源于彼此并不了解,既然不了解就更谈不上理解。

    假如家人关系并不愉快,就要接受“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这一事实的确存在。

    很常见的例子是有些父母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还有些兄弟姐妹连一块长大的手足都不了解。

    为什么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家人会互不了解呢?

    不得不说在每个家庭中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尤其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们看待亲情并怎么相处十分重要。

    然后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日趋成年时慢慢形成的价值观尤为关键,许多家人在这里就走上了岔路口,甚至会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

    再就是物理距离的远近与遇事的互动频率、交往质量决定了家人之间的了解程度。

    一家人或许在对外时能留给外人相似的印象,在家庭中却会暴露出不同的价值观。

    当家人缺少共同语言,当家人习惯不欢而散,当家人总有各种抱怨,这些家人不和的迹象表明:家人之间缺乏了解,导致缺乏理解,因而无法团结起来。

    人与人交往贵在真诚,家人也不例外。

    要想了解一个人是否真诚,检验标准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

    但在家庭里还要加上一条:知其想。

    有位从小觉得在蜜罐中长大的朋友,在成年后发现自己与家人日渐没了共鸣,这才意识到自己与家人有所不同,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

    在子女成年以后,家人能和谐相处的前提是互相了解,进而互相理解。要想了解对方,就得“听其言观其行”;要想理解对方,就得“知其想”,弄清对方的真实需求。

    子女不了解父母的内心需求,就会一味用自己的方式尽孝,往往出力不讨好,还弄得自己备受精神折磨。

    父母不了解子女的真实做人,就会或盲目或片面地看待子女,往往忽略了子女的个性不同导致家庭不和。

    手足不了解同胞的价值观念,就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往往在不同频道各讲各话忽视了求同存异。

    夫妻不了解配偶的情感诉求,就会败在疏于付出或过度付出,往往在日常琐碎中变得麻木而缺少了恩爱。

    因此,当家人关系出现负面现象,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指责谁,而是要想到自己可能对家人缺乏足够的了解。

    当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家人之后,就能用适合的态度相处,就能用适度的方式相待。

    高英写于2022年3月21日,二月十九,周一申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yt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