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闰土 授课反思

少年闰土 授课反思

作者: 帅帅宝贝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8:38 被阅读13次

     

少年闰土 授课反思

昨天已经预习了一些生字,同学们对生字有所了解,然后今天利用晨读课前1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在自由朗读本课文,今天我采用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了一个授课,首先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讲第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什么修辞手法,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什么修辞手法?

而是总体构架。

一、向同学们提问,大家对少年闰土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外貌是如何的?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外貌有的人能找得到,他是那种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是他的外貌特点,可是它的特点呢,有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聪明,见多识广,但是机智勇敢却没有找到,还有的人说闰土可爱,活泼,其实这个也是他的特点,但不是它的一个主要特点。

失误:在讲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学生可能会想到他身上的其他特点,还有一个突发状况,就是当我写外貌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居然忘记了这个貌字到底是怎样写的,然后我还非常坦诚的向同学们讲了这个字老是忘记了谁能帮助我,然后真的有一位同学能告诉我怎么写,但是他们怎么说我居然都想不起来。所以一定要把板书先在本子上写好。

二、本书一共讲了4个小故事,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捡贝壳,沙滩看钓鱼。在向学生们提问一共有几个故事的时候,有的人只找到了三个,然后其他人补充才能找到全,说明同学们读书不是很认真。

然而我分别对应4个小故事,向同学们说明了闰土的特点,在看瓜刺猹这个小故事中可以表现出了一个机智勇敢,因为他是轻轻的走向猹,然后用力的刺去,猹是一种状如狗很凶猛的动物,动作又非常敏捷,可以看得出闰土的勇敢机智。

雪地捕鸟又开始看也可以看得闰土很聪明。因为他在雪天设置陷阱,然后像他这么大的小孩,然后还能捕到很多很多的鸟,有非常的能干。

海边捡贝壳可以见的,可以看出闰土是见多识广的,因为她能见到那么多颜色的贝壳,还有形状各异的贝壳,还有就是在沙滩看鱼跳,我们平常看到的鱼都是有的,但他看了一个是跳的,所以作者觉得他见多识广。

用作者的经历和闰土的经历来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的是生活在高墙里的,他只能看到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而闰土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可以看到广阔的自然美景,高墙上的四角天空单调的生活和狭窄的眼界。引起了作者对他的羡慕和对自己生活的不满。

三、分角色朗读,我来读作者的话,学生来读闰土的话,这个不错,能够让他们更能体会闰土的生活和闰土的特点。

四、首先我让同学们联想30年之后,作者与闰土见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之后呢,我又把故乡中,作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读给大家听,使其产生一个强烈的震撼,让同学们意识到在旧社会的中国农村是何等的凋敝,农民的生活是何等的悲惨。

相关文章

  • 少年闰土 授课反思

    昨天已经预习了一些生字,同学们对生字有所了解,然后今天利用晨读课前1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在自由朗读本课文,今天...

  •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部编版教材第八单元第一课,这一文是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作者采取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

  •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

  •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 《少年闰土》

    一、回顾单元主题。 一生:走进鲁迅 二、背诵第一自然段并回顾文章讲了少年闰土那几件事。师相机板书。 三、出示学习目...

  •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 闰土为什么缺土

    小学五年级学《少年闰土》,被闰土的能干打动,却也被闰土这个有些怪异的名字吸引。中学读《故乡》,再次读到闰土“闰月出...

  • 《少年闰土》之同课异构

    《少年闰土》同课异构 付军丽:《少年闰土》 教学流程: 一、导课 二、作者简介 三、字词积累 1 .读音 ...

  • 读《少年闰土》到《故乡》闰土

    《少年闰土》小学第一次读起时,觉得文中塑造的是一个聪明,可爱,朴实的男孩形象。与“我”老爷家的孩子相比,见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闰土 授课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j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