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师,你的教育不要过度

老师,你的教育不要过度

作者: 芸窗月影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15:11 被阅读0次

适度,应该是做好任何事的标准。教育,也是如此。

关心教育学生,付出爱和温暖,这本没错。可是,过度了就越界,越界了会带来误解,引发矛盾,甚至造成伤害。

学生也有隐私,不想说的时候,老师不可强求。即使你觉得有助于引导学生,帮其走出困境,也不要发力过度。

教育和关爱不是万能的,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有些苦注定要自己受。他人爱莫能助,哪怕你是很优秀的老师。

学生也有惰性,不想改变的时候,老师不必强迫。能做的只有反思自己,引导方法是否正确?契机是否合适?语气神情是否被他嫌厌?

没有把握的时候,不妨只做提醒,善意规劝,切记一定要适可而止,别啰里啰嗦,招他烦了,教育更难继续。

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远大的理想,家长都不一定指望子女有多大出息。有些被孩子折腾得要崩溃的家长甚至表示: 不求发展只求稳定,老师别叫我去学校就行。

那么,老师还要谆谆教诲,使其重燃斗志,从此改头换面,重新变成期待中的状态吗?

只能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有能力就适度努力,没办法就谨记家长的无奈,量力而行。

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老师的关心要特别注意方式。敏感多疑的学生,你的表达要直接明白,无歧义,不含糊,避免引起他的胡思乱想。生性懦弱的学生,你的引导要多鼓励,激发能动性,唤出内驱力,让他勇敢,使他坚定。

要知道,你的任何不匹配的言行,都可能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伤害。莫用蛮力,莫以为只要是好心为学生,怎么做都可以。

运用智慧,适度作为。不是教你偷懒,是因为,任何时候,没有用心忖度的行为,都是一种愚蠢。

“因材施教”的教育真谛值得每位老师认真品味。

何况,教育的任务本身就是“唤醒”,绝非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收起叹息,面对真实的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许才是做好教育的前提条件。

放下成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种种不同。激发能动性,唤醒内驱力,让学生做自己,让改变在它自己能做到的基础上产生。

摆脱执念,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要求别太高,标准别划一。方法要灵活,学会因人而异,做到因事而论。

家长误解,切勿生气,冷静处理,不带情绪。适当解释,尽心尽力就行。实在不行,问心无愧就好。

有了压力,想法化解,不可郁闷于心,伤害身体。出去走走,找人聊聊,或者读书,或者唱歌,用自己的方式排遣烦忧,别让负面情绪拖垮了意志。

老师,教育路上任重而道远。慢慢来,别让焦虑蒙蔽了双眼。缓缓行,别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

老师,育人的途中保持理性。仔细品,别在盲目前行中失去了判断。看淡些,别在扬起的烟尘里乱了分寸。

老师,你的教育不要过度,你的心态一定要摆正。你不仅仅是一位老师,你还是普通人家的儿女,是孩子的父母,是爱人的另一半,是肉体凡胎的俗人。

相关文章

  • 不要“过度教育”

    如果我们用遍了所有的温和方法依然无效,当我们决定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 家长管太多,就要承受住孩子暴怒

    女儿这周连续三天上学之前都没有再哭了,果然,这只是阶段性的。 今天听教育课程,老师说不要过度教育:不要事事教育,不...

  • 家庭教育几不要!

    【家庭教育几不要】 1.不要说孩子笨; 2.不要恐吓孩子; 3.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4.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5....

  • 2018-05-31

    对小事不要过度在乎,也不要过度解读。

  • 孩子教育漫谈

    孩子的教育方法,应该适应孩子的特点和他的兴趣爱好,家长不要过度干预,也不要放任自流。 现在的孩...

  • 父母如何摆脱孩子的“绑架”?

    要想摆脱孩子的绑架,你必须学会不要过度养育。 什么是过度养育呢? 就是父母总是过度保护、过度帮助、代替孩子做决定等...

  • “过度教育”的最大伤害,是导致生命退化和人类文明风险增加(邱建生

    过度教育侵蚀民族未来 过度教育,或者更准确一点说,过度的知识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我们常...

  • 今日书摘

    你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 如果你养育着一个问题小孩,请你记住你是你,他是他,你不要过度干涉他,也不要过度卷入他的未来,...

  • 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

    温志花坚持分享第638天20210713 真正的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应该是物质上适当的挫折教育,不要过度的满足孩子,适...

  • 属于你。

    对待未来,不要过度奢望,属于你的正在路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师,你的教育不要过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ly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