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一件有趣的事。
当你把人生轨迹放大到50年的光阴尺度,也许会发现:
那些曾寄居篱下的人,如今竟飞黄腾达;那些曾高不可攀的人,如今却坠下神坛。
孔子说:时也,命也;慎始,善终;尽人事,听天命。
1964年,两个被命运眷顾的人出生了。
一个在江苏海门,另一个在浙江杭州,相距200公里。谁也无法料到,此后的50年里,这两人先后成为中国商界巨子,但其命运却在纠葛中驶向不同方向。
1
青涩时代
1985年,21岁的戴志康,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毕业,是个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而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马云,这时候刚经历过3次高考落榜,好不容易才挤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读大二。
1987年,戴志康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毕业,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这是无数人都梦寐以求的职业起点。
而马云还在大学里拼命学英语,参加学生会,努力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年后,马云终于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文。业余时间,他在西湖边上发起了英语角,在杭州翻译圈小有名气,算是一个有近百号粉丝的小小V。
而此时的戴志康,已经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人生正是无限风光。
2
创业时代
1992年,邓公的南巡讲话,将创业风潮吹遍了大江南北。
马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火苗,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但经营状况并不如意。
为了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卖起了鲜花和礼品,还曾经推销过医药。
这一年的戴志康,已经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出任总经理。随后,又创立证大集团,并担任董事长。
1995年,在“327国债事件”中,大举做空国债的管金生锒铛入狱。而刚满30岁的戴志康,在这次做空中居然赚了几百万,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时的马云,二次创业做了“中国黄页”,三年后低价卖出,好不容易才拿回了10多万元。
1999年,马云与戴志康,出现了命运的第一次邂逅。
此时,创立6年的证大,已是净资产高达2.5亿的金融集团,并涉足房地产业务。
而马云则辞掉前一份工作,带着18罗汉,在杭州湖畔花园创立阿里巴巴,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这所湖畔花园的开发商,不是别人,正是戴志康的证大。
此时的戴志康一定想不到,一个寄居在他旗下物业的同龄人,将在35岁这一年开启人生的逆袭,并一路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戴志康凭借17亿的身价,在胡润百富榜中排名57,而这一年,马云刚刚创立了支付宝,还在跟ebay抢市场。
人生的前40年,戴志康和马云,就像两条没有任何交集的平行线,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而命运的转折,却在这时悄悄发生。
3
辉煌时代
2005年,位于上海浦东的九间堂别墅开盘,在当年的地产圈轰动一时。
九间堂以白色高墙为建筑元素,融入了不俗的艺术气息,开创中式别墅之先河,比后来的泰禾院子早了十年,至今仍是顶级中式豪宅的代表。
充满艺术品位和人文气质的建筑设计,使这个项目获得了众多名人青睐,而其中,就包括刚刚飞上枝头的马云。
这一年,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为代价,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马云出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
谁能想到,九间堂别墅,成为马云和戴志康命运的第二次相逢。
此时的马云,已经变成中国互联网界耀眼的新星。
五年前,他好不容易买下戴志康湖畔花园150平的房子,作为创业根据地;
五年后,他已成为戴志康的座上宾,买下850平的九间堂大宅作收藏,轻松的就像买白菜一样。
原本天地之差的命运,在两人41岁这年,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2007年,阿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当年的胡润百富榜,马云排第148位,身家50亿;而戴志康排在第65位,身家100亿。
这一年,戴志康最引以为傲的商业综合体——证大喜玛拉雅中心破土动工。
这个项目融入了酒店、美术馆、舞台和商场,由日本知名建筑师操刀,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即使今天看也十分震撼。
然而,喜马拉雅中心“太超前”了,文化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商业上却未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
这个项目足足耗去戴志康近30亿资金,而喜马拉雅只租不卖的模式,需要运营10多年才能收回所有成本。
2010年,为了挽回喜马拉雅中心的失误,戴志康以百亿天价拿下外滩地王,试图靠这个项目一把赚回三个喜马拉雅中心。
但事与愿违,这时的证大账上只有5亿,二期46亿土地款眼看到期了却没钱支付,最后项目不得不割让给复星的郭广昌。
两次麓战商业地产折戟而归,不仅让证大集团元气大伤,更错失了做大做强的黄金发展期,逐步沦为二流规模的房企。
2014年,50岁的马云,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马云以1500亿财富首次问鼎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
而此时的戴志康,则深陷商业地产困局,证大集团现金流日益吃紧,业绩大幅下滑出现亏损。
2015年1月,戴志康宣布,退出房地产业。
他的解释是:“作为一个产业,一个生意,房地产对我而言已经不重要了。这个行业太拥挤,不需要这么多公司。”
而事实上,戴志康前脚刚走,地产行业就迎来了2016-2017的黄金爆发期,从后来的视角看,证大地产当年的出售,显然是一次严重的战略误判。
从1999年湖畔花园的第一次邂逅,到2014年人生际遇的截然不同。
十五年间,马云完成了从一穷二白的创业者,到中国首富的逆袭;
而戴志康,则上演了一幕“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的人生反转剧。
从35岁到50岁,同样是天地之别,只是两人所处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命运的折线,在不经意间,交叉、互换。
4
云泥之别
然而,故事并未完结。
2015年,离开地产的戴志康,回到自己的金融老本行,
这次他瞄准了互联网金融,而这个领域的奠基者,恰恰是马云旗下的蚂蚁金服。
早在2010年,国内P2P尚未兴起时,戴志康就已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布局。
他相继创办海门证大农村小额贷款,P2P平台上海证大财富,还参股了北京捷越联合(同样是金服平台)。
经过几年的发展,证大的微金融贷款规模达到数百亿,在全国建立了400多个分支机构和网点,拥有员工2万人。
到2018年7月,证大金服累计服务近49万名借款客户,累计促成借款约320亿元。
可好景不长,乱象频生的P2P行业,终于受到严格管制,大量平台爆雷或退出。
就在上周,一封邮件让证大重回大众视野,内容显示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提前终止全体员工的劳动关系,也就是遣散所有人。
并且,证大旗下的另外两个金服平台“捞财宝”和“捷越联合”,也先后出现问题,陷入停滞,证大金融几乎已全军覆没。
同样在上周,阿里巴巴2019年二季度财报发布,净利润超300亿,而蚂蚁金服的净利润预估为43亿元。
这一年,马云和戴志康,都刚刚迎来人生的55岁。
5
尾声
命运是一件有趣的事。
曾经高起点的金融学霸戴志康,成于房地产,也败于房地产;成于金融,也最终败于金融。
曾经三次高考落榜的学渣马云,在戴志康开发的楼盘里启动自己的事业,不仅实现人生的屌丝逆袭,还顺手就摘下了互联网金融的头把交椅。
相同的年龄,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尽可能。
一个从泥淖中,登上了万千人无法企及的巅峰;一个却从康庄大道,走向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命运的交错令人唏嘘。
孔子说:时也,命也;慎始,善终;尽人事,听天命。
意思是说:时机决定命运;选对了就要坚持下去;只管努力做,其他的交给天命。
戴志康为什么输?
他先选错了商业地产,又选错了P2P,他的方向一直在变,缺乏持续积累,若从一开始就只干住宅,今天必是千亿房企。
马云为什么赢?
他选对了电商平台之路,从1999年起的二十年,坚持只做一件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所以,选对路,坚持住,不认命,才是草根逆袭的王道。
涛哥,房企人力资源总监,著有多篇地产职场10万+热文,关注地产行业趋势,解答职业发展困惑,公众号:涛哥杂谈,微信:taogezatan02,欢迎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