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艳#20220622第435天,共571天】
生气是一种自生性的情绪,背后是恐惧、焦虑、受挫、抗 拒、失望、孤独等情绪;
给孩子太大的期待会带来压力、不安全,寻求安全带来的是平庸;
失望的背后是没有被满足的期待,过高的期待会伤害孩子;
让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孩子做新事物时允许范错;放低期待;
日常策略,觉察自我,吼叫原因,我们的气质和孩子气质;
记录事件、记录反应(身体的反应,体态,声音,声调);
生气往往是做为次要情绪发生的;
如果孩子对吼叫害怕、恐惧,道歉、安慰、拥抱,并做出评估、反思;
回顾以前类似的情境,也可以进行反思。追踪吼叫的风暴,找到它;使用频次,每周使用一次,刻意练习;
自我同情,远离自我憎恶,觉察情绪,接纳情绪,感知情绪;
ABCD法则:自问、呼吸、平静自我、确定孩子的需要、同理心;
自问感受是什么?腹式呼吸平静心情,升级想法是什么?理解孩子,改变自己的看法。确定孩子的想法,需求是什么?帮助孩子愉快起来;
4C法则
1.沟通要简单,给出示范,鼓励性言;
2.选择:选一;
3.结果:制定边界;
4.链接。
三分育儿,从记录、反思、觉察、情绪冷却,到关注照顾孩子,七分育己,先成长自己,再做好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