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感受这一重要要素的时候,引用了心理学家这一段话。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孩子心里受了委屈或是有什么伤心事哭泣时,父母会说“不哭!不哭。”
孩子摔跤了,身体疼痛,哭泣时,父母也会说“不疼!不疼。”
尤其是男孩子哭鼻子,父母更会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不哭。”。
当学习上稍微取得一点成绩,非常高兴地想要与父母分享,而父母也叮嘱,“戒骄戒躁,不要高兴得太早!”
长此以往,孩子就认为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不好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更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
当我们成年了,工作上取得成就时,别人也会说,“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仍然没有人会赞成或者鼓励我们,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生活或工作上遇到难题,想要找人倾诉悲伤,对方也会劝说,“这点苦难算什么!像我…………”
各种情绪得不到表达,压抑在心里。
与人进行交流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沟通就会存在障碍。
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的不是感受,而是表达的想法。
“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
“我觉得老板很自私。”
“我觉得他很不负责任。”
这些都是表达想法的词汇。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是不是也爱说“我觉得”,以为自己是在表达感受,实际上它是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根据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来判断以后,做出的选择或者得出的观点,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具体感受。
感受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在传统的社会环境长大的我们,表达感受的词汇非常受限,经常只会表达“好、不好”,“高兴、不高兴”--“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其实感受的词汇很丰富,有我们说的正向的感受和负向的感受,就像心理学家说的:“感受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有很多细微的起伏。”
正向的感受,在《非暴力沟通》中称为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兴高采烈
自信 振奋 愉快 幸福 欣慰 喜出望外等等。”
负向的感受,马歇尔博士认为感受没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感受都是允许表达的,不称为负向的感受,他称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着急 泄气 伤感 苦恼 不快 郁闷 难过 惭愧 失望 麻木 内疚 无精打采等等。”
也许有时候我们认为在对方面前袒露了自己的感受,好像成为了弱者,很多时候表达感受确实也是示弱的一种表现,它会产生积极影响,让我们及时表达了感受,善于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比如:
"你要离开,我很难过。"
"你能答应,我好开心。"
在生活中经常去觉察自己的感受,更多地扩充自己的感受词汇,会越来越觉得沟通无障碍,世界处处充满了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