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客》读后记

作者: 佛说1016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17:14 被阅读0次

        命运最叛逆,从不轻易满足人的心意!

              ———@题记

      大唐的长安,车水马龙间穿行过多少达官显贵的轿辇,承载了多少年轻人的凌云志向,又掩埋了多少诗人的无可奈何!

        纵马轻裘的飞扬,千金换酒的洒脱,明月照松间的宁静,是诗歌里的诗人,却不是长安城里的诗人。于长安,这座大唐最繁华的都市,是承载他们梦想的地方,却不是他们的归宿,所以,他们只是长安城里的过客!

      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刘禹锡……这一个个唐诗里熠熠生辉的名字,这一个个被我们热爱甚至推崇的“诗仙”“诗圣”,在长安,也不过是一个个郁郁不得志的落魄者。终其一生,他们都走在和命运对抗,和信仰对抗,和自己对抗的路上。他们忠君爱国,渴望以一个文人士子的身份,入朝为官,匡扶唐王朝那面岌岌可危的旗帜,他们的命运,交织着唐王朝的命运,在渔阳战鼓的动地声里,在王朝更迭的战火里,跌宕起伏!

      诗人不幸诗家兴。我们眼中的王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王维,是“弹琴复长啸”的王维,是看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王维……长安城里的王维,是进士及第却被困太乐丞里的王维;是沐风栉雨,案牍劳形的王维;也是菩提寺中被拘禁的王维……诗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交相辉映。长安这座大唐最繁华的城市,容不下一个个才华横溢,报国无门的诗人!

      一个王朝的衰败,晕染了多少诗人的壮志豪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也不过以“翰林待诏”的虚名在长安待了两年,那些他所渴望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从来不曾垂青于他。他是“谪仙人”,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可他却不是朝堂上建立功勋的肱骨之臣!安史之乱的战火,撕开了盛唐的假面,也裹挟了那些在时代洪流里挣扎的诗人!

      长安!长安!命运从来不曾善待那些挚爱他们的诗人,茅屋为秋风所破,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也只能落个“百年老病独登台”的凄凉人生!我想,艰难穿行于战火中的杜甫,大概也早已记不清“会当凌绝顶”时长安吹过的风!在令狐绹的客厅题诗的李商隐,又可曾想起大雁塔前的豪情?时过境迁,事过境迁,那些往事终是化为长安城里的一缕清风,消弭于天地间!

      长安!长安客!

   

相关文章

  • 读《长安客》

    从贵为万乘之君的玄宗,到诗国里闪耀的才子,他们是青史留名的高贵诗人,更是意志与命运逆行的普通人,是长安城里忧伤的居...

  • 长安客 读感

    第一篇,公元756年夏天,城市在细雨中倾倒。 在皇位的争夺中,从来就没有亲情可言。唐肃宗李亨在跟随父亲逃难的过程中...

  • 长安客 读感

    在权力的斗争中,从来没有真正的亲人和朋友,只有血淋淋的利益。人和人的关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今天你登台,明朝我唱戏。...

  • 长安客

    纸鸢牵丝系私情,洛阳千里闺阁影。 青灯摇曳磬声息,浓茶渐冷夜长风。 窗前铜铃轻摇叙,玉盏常伴话当年。 衣袖揉抚庭前...

  • 长安客——

    暮色微启时,灿然至长安。 长安一故人,迫阻半途中。 君乘一路山野春末景,食一时长安雁塔味。 奈何故人有约人难寻,人...

  • 长安客

    翰林院的书堆里,李白困在其中打瞌睡,金灿灿的宫殿仿佛近在咫尺,又远远相隔; 小旅馆里,王维正为少年时的诗作标注年龄...

  • 《长安客》

    前言:当意志与命运逆行,你一生的故事 >> 命运最叛逆,从不轻易满足人的心意。 >> 他满以为他们的友谊可以延续前...

  • 《长安客》随想

    历时一个月,每天在地铁上见缝插针地看几页,也算是看完了《长安客》这本书。 这本书最早是在孩子琵琶老师朋友圈里看到的...

  • 春·长安客

    又是春天了,他雪袍玉冠,凭依在镂窗边。清风轻掀衣袂如雪。少年舒眉轻叹,市中的璀璨灯火,锦绣高楼...

  • 背包客·后记

    转眼间,令我们欢乐,伤心的背包客终于结束了。 昨天晚上,我翻了翻我写的美篇和简书(特别是最后一天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客》读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tw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