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s

作者: smalldu | 来源:发表于2016-05-12 11:50 被阅读400次
    概述

    UIView或者它的子类知道怎样将自己绘制在一个矩形区域中。我们app所有可视的的界面来自于视图。创建和配置一个view非常的简单。比如你可以在Xib编辑器中拖一个UIButton或者其他view到一个View上,你也可以使用代码来操作所有的绘制。你可以控制view显示和消失、移动、改变大小或者在它上面显示其他view、给它做动画等。

    UIView是UIResponder的子类,所以也能相应事件(和用户交互,这也是UIView和CALayer本质区别)。

    视图层次是视图组织的主要模式。一个view可以拥有很多子视图,一个子视图只能拥有一个直接父视图,这样就形成一个视图的层级树。如果一个视图从界面上remove,它所有子视图也会被remove掉。如果一个view隐藏(hidden)它所有子视图hidden。其他变化同样也会共享给他的子视图。

    我们应该选择xib还是code创建视图,两者没有好坏这分,这取决于你的需求、习惯和你的app的整体架构。

    Window

    app的window是视图层级最顶部的view。它是一个UIWindow对象(或者UIWindow的子类),UIWindow是UIView的子类。我们app拥有一个主window,在app运行期间创建,而且不会被销毁或者替换。其他所有可见的视图都是它的子视图。

    如果你的app可以在外部屏幕展示视图,你将需要创建一个额外的UIWindow,但是在本章节,我们假设只有一个屏幕,只有一个window

    初始化一个window必须充满设备的屏幕,确保设置window的frame等于屏幕的bounds,如果你使用的是main.storyboard,在app加载的时候会自动帮你创建,AppDelegate顶部的那个注解@UIApplicationMain 。 如果你需要自己创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 创建window iOS 9 之前
    let w = UIWindow(frame: UIScreen.mainScreen().bounds)
    // iOS 9 之后
    let w = UIWindow()
    

    window必须在app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被持有。所以AppDelegate拥有window的强引用,我们一般不会将一个view直接放在主window上,而是通过将一个ViewController付给window的rootViewController属性,
    如果你使用的是main.stroyboard 这个事情也是系统做好的,rootViewController 会直接指向main.stroyboard的initial view controller 。 一个VC成为window的rootViewController 后,它的view也会变成UIWindow的直接子视图。你的app将会在调用window?.makeKeyAndVisible()时显示。

    总结下初始化、创建、配置显示主窗口的过程:(应该考虑两种情况)

    • 通过main storyboard 创建

      • storyboard 文件在 Info.plist 的键为 Main storyboard file base name 中指定(UIMainStoryboardFile)
      • UIapplicationMain 实例化 UIWindow 并设置好 frame
      • 把设置好的 UIWindow 的实例指定给 app delegate 的 window 属性
      • 实例化 view controller 并指定给 window 的 rootViewController 属性
      • 这些都发生在 app delegate 的 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被调用之前
    • 不使用 main storyboard

      • 因为项目模板都会自带 storyboard,所以需要做以下步骤来获得一个纯净的空白项目
        • 在 General pane,选择 Main 并且删除
        • 删除 Main.storyboard 以及 ViewController.swift
        • 删掉 AppDelegate.swift 中的所有内容
        • 然后替换为以下代码
    import UIKit
    @UIApplicationMain
    class AppDelegate: UIResponder, UIApplicationDelegate {
    
        var window: UIWindow?
        func application(application: UI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launchOptions: [NSObject: AnyObject]?) -> Bool {
            
            self.window = UIWindow()
            self.window!.root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 也可以是自定义的子类
            self.windo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whiteColor()
            self.window!.makeKeyAndVisible()
            return true
        }
    }
    

    上面是app运行最少需要的代码,运行指挥得到一个白板。

    如何使用window的子类:

    • main storyboard

      在app运行时,在UIApplicationMain初始化完appDelegate后,就会询问appDelegate的window属性是否有值,如果为nil,UIApplicationMain就会创建一个UIWindow的实例,如果不为nil,直接使用其值作为main window。
      🌰:

    lazy var window : UIWindow? = {
        return MyWindow()
    }()
    
    • 不使用main storyboard

      这个就简单了,window本来就是自己初始化的,直接 window = MyWondow()

    app一运行,会有很多方法来引用主window

    • 如果一个 UIView 在界面中,它自动会有一个 window 属性,里面有对 window 的引用

      • 也可以使用 UIView 的 window 属性来检查这个 view 是不是被嵌入到了 window 中。如果不是,那么 window 属性为 nil。一个 window 属性为 nil 的 UIView 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self.view.window)
    • app delegate 实例会维护一个指向 window 的引用(window 属性),可以通过 shared application 来获取

      • let w = UIApplication.sharedApplication().delegate!.window
      • 如果想要不那么通用的方法,可以显式转换成 app delegate 类
      • let w = (UIApplication.sharedApplication().delegate as! AppDelegate).window
    • shared application 会在 keyWindow 属性中维护一个指向 window 的引用

      • let w = UIApplication.sharedApplication().keyWindow
      • 这个引用不是很稳定,因为系统可能会创建临时的 window 并且把它们当做 key window,所以最好还是用第二种

    Single View Application 模板

    本章节重点是view,所以暂且不介绍ViewController相关内容,后面章节会介绍

    新建的Single View Application会自动创建一个Main.storyboard 和 ViewController.swift作为window的rootViewController。

    现在我们可以在ViewController.swift中通过代码添加一个view上去
    就在viewDidLoad方法中

     override func viewDidLoad() {
            super.viewDidLoad()
    
            let mainview = self.view
            let v = UIView(frame:CGRectMake(100,100,50,50))
            v.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Color() // 红色小块
            mainview.addSubview(v) // 添加到mainview
            
        }
    

    不包含main storyboard的实现方式

    func application(application: UI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launchOptions: [NSObject: AnyObject]?)
            -> Bool {
                self.window = UIWindow()
                self.window!.root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 here we can add subviews
                let mainview = self.window!.rootViewController!.view
                let v = UIView(frame:CGRectMake(100,100,50,50))
                v.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Color() // small red square
                mainview.addSubview(v) // add it to main view
                // and the rest is as before...
                self.windo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whiteColor()
                self.window!.makeKeyAndVisible()
                return true
        }
    

    Subview and Superview (子视图和父视图)



    在iOS中,一个subview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都可以出现在其superview的外部。一个 view 可以和另一个 view 重叠,即使不是其 subview 也可以绘制部分或全部绘制在另一个 view 之前。

    测试了下,在interface Builder中拖拽的时候是被挡住的

    配图

    但是运行结果是没有挡住的

    配图

    View 层级 的特点

    • 如果一个 view 被移出或者引入它的 superview,它的 subview 会跟着
    • 一个 view 的透明度会被其 subview 继承
    • 一个 view 可以限制 subview 的显示范围,比如不让 subview 超出 view 本身的范围,这叫做 clipping,被设置在 clipsToBounds
      属性中
    • 一个 superview 拥有它的 subview
    • 如果一个 view 的尺寸变化了,它的 subview 也会自动被重新设置尺寸

    一个UIView有一个superview属性和一个subviews(数组)属性(都是可空类型)。可以据此来判断视图层级。另外也有一个 isDescendantOfView: 方法来检查一个 view 是不是另一个 view 的 subview (可以不是直接子视图)。View 还有一个 tag 属性,可以通过 viewWithTag: 来进行引用。我们最好给所有subviews设置不同的tag


    使用代码操作视图层级:(可以直接操作,也可以配合动画)

    • addSubview: 方法添加一个 subview
    • removeFromSuperview 移除一个 subview
    • insertSubview:atIndex: 指定index层级
    • insertSubview:belowSubview: 在某个view下面添加一个subview
    • insertSubview:aboveSubview: 在某个view上面添加一个subview
    • exchangeSubviewAtIndex:withSubviewAtIndex: 交换两个subview的位置
    • bringSubviewToFront: 将某个subview移动到最前面
    • sendSubviewToBack: 将某个subview放到最后面

    没有一个方法可以直接移除一个 view 的所有 subview。然而,因为一个 view 的 subview 数组是一个不可变的数组,所以可以用如下方法一次移除全部:

    myView.subviews.forEach {$0.removeFromSuperview}
    
    

    重写下列方法就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操作:

    • didAddSubview:, willRemoveSubview:
    • didMoveToSuperview, willMoveToSuperview:
    • didMoveToWindow, willMoveToWindow:
    Visibility and Opacity(可见性和透明度)

    视图的可见性可以通过设置 hidden 属性来更改。一个隐藏的 view 无法接收触摸事件,所以对于用户来说相当于不存在,但实际上是存在的,所以仍然可以在代码中对其操作

    View 的背景颜色可以通过其 backgroundColor 属性来设置,颜色属于 UIColor 类。如果 backgroundColor 为 nil(默认值) 那么背景就是透明的。

    可以通过设置 view 的 alpha 属性来修改透明程度,1.0 是完全不透明,0.0 是透明。假设一个 view 的 alpha 是 0.5,那么它的 subview 的 alpha 都是以 0.5 为基准的,不可能高于 0.5。而 UIColor 也有 alpha 这个属性,所以即使一个 view 的 alpha 是 1.0,它仍旧可能是透明的,因为其 backgroundColor 可以是透明的。一个 alpha 为 0.0 的 view 是完全透明的所以是不可见的,通常来说也不可能被点击。

    View 的 alpha 属性不仅影响背景颜色,也会影响其内容的透明度。(比如一个背景色将会渗透图片)

    我大概实验了下,应该是下面这个🌰 的意思:

    配图

    view的opaque(不透明度),并不会影响view的样子,更多的是对于系统绘制时的提示。如果一个 view 的 opaque 设为 true,因为不用考虑透明的绘制,所以效率会高一点,并且再设置透明的背景颜色或者 alpha 属性都无效。可能会让人吃惊,它的默认值是 true

    但是我设置了view的alpha=0.3 还是有不透明的效果(或者是叠加),在设置前后都打印了opaque的值都是true

    配图
    配图

    然后还手动把opaque设置为false,但是也没有什么用,懂的解释下??


    Frame

    View 的 frame属性(CGRect类) 是它本身的长方形在 superview 中的位置,注意是在 superview 的坐标系中的位置。默认来说,superview 的坐标系原点在左上,向右 x 增加,向下 y 增加。

    看一个frame使用的简单的例子:

    let mainview = self.view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113,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CGRectMake(41, 56, 132, 194))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let v3 = UIView(frame:CGRectMake(43, 197, 160, 230))
    v3.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mainview.addSubview(v3)
    

    以上很基础的代码,不赘述了。


    Bounds and Center

    bounds 属性对应的是一个 view 在自己的坐标系统中的矩形尺寸(注意,frame 是在 superview 的坐标系下的)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113,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v1.bounds.insetBy(dx: 10, dy: 10))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 bounds 的用法,当你需要往一个 view 里放东西的时候,无论是手动绘制还是放置一个 subview,通常都要使用 view 的 bounds

    配图

    当你改变一个 view 的 bounds 时,它的 frame 也会对应改变,frame 的改变是基于其中心点的(中心点不会变),下面的代码描述了这个情况: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113,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v1.bounds.insetBy(dx: 10, dy: 10))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v2.bounds.size.height += 20
    v2.bounds.size.width += 20\
    

    效果就是从上图变成了下图,增加的 20 会被均匀分布在上下左右,正好抵消了之前的设置。

    配图

    当创建一个 UIView 时,其 bounds 的坐标原点是 (0.0, 0.0),也就是左上角,如果改变了 bounds 的原点,也就改变了其坐标系,其 subview 一般也会有变化,下面代码描述了这种情况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113,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v1.bounds.insetBy(dx: 10, dy: 10))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v1.bounds.origin.x += 10
    v1.bounds.origin.y += 10
    
    配图

    如果你把那两个10改成20 效果如图

    配图

    我们并没有设置subview的任何属性,然而subview移动了,可以看到 subviw 向着原点移动方向的反方向进行了移动,这是因为一个 view 的原点与其 frame 的左上角一致

    我们看到改变 boundssize 会影响其 framesize ,改变 framesize 会影响其 boundssize 。只有 view 的 center 不会影响 boundssize 。 这个属性代表了 subviewsuperview 中的 position

    书中给出获取一个view的center的方法

    let c = CGPointMake(theView.bounds.midX,theView.bounds.midY)
    

    但是经过我验证,这个方法获得的是view相对于自己坐标的,我自己测试代码如下 , 或许应该加上x , y 坐标

    let v3 = UIView(frame:CGRectMake(113, 111, 132, 194))
    print(v3.center)    // (179.0, 208.0)
    let c = CGPointMake(v3.bounds.midX, v3.bounds.midY)
    print(c)    // (66.0, 97.0)
    let c1 = CGPoint(x: v3.bounds.midX+113, y: v3.bounds.midY+111)
    print(c1)   // (179.0, 208.0)
    

    view的bounds和center互不影响,相互独立的。frame是center和bounds便捷的表达。大多数情况我们只需要使用frame就可以了。一般会通过init(frame:) 来创建一个view。注意有些情况下 frame 会没有什么意义,但是 bounds 和 center 总是有效的,所以建议多用 bounds 和 center 的组合,也比较容易理解。

    • bounds: 一个 view 自己的坐标系统
    • center: 一个 view 的坐标系统和其 superview 的坐标系统的关系

    可以用如下方法来进行不同 view 之间的坐标转换

    • convertPoint:fromView:, convertPoint:toView:
    • convertRect:fromView:, convertRect:toView:

    如果第二个参数是nil,系统自动填补为window

    比如我们上面算center的例子也可以这样转换下

    print(v3.center)    // (179.0, 208.0)
    let c = CGPointMake(v3.bounds.midX, v3.bounds.midY)
    let c2 = v3.convertPoint(c, toView: self.view)
    print(c)    // (66.0, 97.0)
    print(c2)   // (179.0, 208.0)
    
    

    注意,通过改变 center 来设置 view 的位置时,如果高或宽不是偶数,那么可能会导致 misaligned(错位)。可以通过打开模拟器的 Debug -> Color Misaligned Images 来进行检测。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调整好位置之后调用 makeIntegralInPlace 来设置 view 的 frame


    Window Coordinates and Screen Coordinates(窗口坐标和屏幕坐标)

    设备屏幕是没有 frame 的,但是有 bounds。Main window 也没有 superview,不过其 frame 被设置为屏幕的 bounds,如:

    let w = UIWindow(frame: UIScreen.mainScreen().bounds)
    //iOS 9
    let w = UIWindow() //系统自动设置为上面代码
    

    大多数情况下,window是充满整个屏幕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window的坐标和screen的坐标是一样的。

    现在的 iOS 中坐标系和手机是否选择是有关的,有如下两个属性:(在实际开发中基本不会碰到

    • UIScreen 的 coordinateSpace 属性
      • 这个坐标空间会旋转,就是高和宽在设备旋转时会呼唤,(0.0, 0.0) 是这个 app 本身的左上方
    • UIScreen 的 fixedCoordinateSpace 属性
      • 这个坐标空间不会变化,就是物理上的左上角,从用户来看,这里的 (0.0, 0.0) 可能是 app 本身的任何一个角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对不同坐标空间进行转换:

    • convertPoint:fromCoordinateSpace:,convertPoint:toCoordinateSpace:
    • convertRect:fromCoordinateSpace:, convertRect:toCoordinateSpace:

    假设界面中有一个 UIView v,我们想知道它的实际设备坐标,可以用下面的代码:

    let r = v.superview!convertRect(v.frame, toCoordinateSpace: UIScreen.mainScreen().fixedCoordinateSpace)
    
    

    但实际上你需要这种信息的机会非常少(反正我是没遇到过需要使用的),或者其实几乎都不用担心 window 坐标,因为所有的可见操作都会在 root view contoller 的 main view 中进行,它的 bounds 是会自动调整的。


    Transform ( 变换 )

    一个 view 的 transform 属性改变这个 view 是如何被绘制的,实际上就是一个 CGAffineTransform类的 3x3 矩阵(线性代数中的概念)。所有的变换都是以这个 view 的 center 做基准的。

    🌰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113,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v1.bounds.insetBy(dx: 10, dy: 10))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v1.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MakeRotation(45 * CGFloat(M_PI)/180.0)
    
    旋转

    上面代码的例子只是对前面例子的v1做了45度的旋转。

    我们如果打印下v1旋转前后的三个属性:

    print("frame : \(v1.frame) , bounds:\(v1.bounds) , center:\(v1.center)")
    //        frame : (113.0, 111.0, 132.0, 194.0) , bounds:(0.0, 0.0, 132.0, 194.0) , center:(179.0, 208.0)
     v1.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MakeRotation(45 * CGFloat(M_PI)/180.0)
    print("frame : \(v1.frame) , bounds:\(v1.bounds) , center:\(v1.center)")
    //        frame : (63.7415946665928, 92.7415946665928, 230.516810666815, 230.516810666815) , bounds:(0.0, 0.0, 132.0, 194.0) , center:(179.0, 208.0)
    

    发现只有frame变了,center和bounds都没有变 ,但是 frame 的数值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现在它的尺寸是能够覆盖当前 view 的最小的矩形,并不会随着 view 的旋转而选择。

    如果我们把旋转换成缩放

           print("frame : \(v1.frame) , bounds:\(v1.bounds) , center:\(v1.center)")
           v1.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MakeScale(1.8, 1)
           print("frame : \(v1.frame) , bounds:\(v1.bounds) , center:\(v1.center)")
    //        frame : (113.0, 111.0, 132.0, 194.0) , bounds:(0.0, 0.0, 132.0, 194.0) , center:(179.0, 208.0)
    //        frame : (60.2, 111.0, 237.6, 194.0) , bounds:(0.0, 0.0, 132.0, 194.0) , center:(179.0, 208.0)
    

    还是只有frame发生了改变 。因为他的位置并没有变只是被拉长了。bouds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变换矩阵的计算可以连接的,所以不同的变换是可以叠加的,并且顺序是重要的(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

    🌰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20,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v1.bounds)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v2.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MakeTranslation(100, 0)
    v2.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Rotate(v2.transform, 45 * CGFloat(M_PI)/180.0)
    

    这个例子我们先在主view上放了两个完全重叠的view,然后对v2做了平移和旋转的变换 ,两个叠加起来的

    效果:

    先平移后旋转
    v2.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MakeRotation(45 * CGFloat(M_PI)/180.0)
    v2.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Translate(v2.transform, 100, 0)
    
    先旋转后平移

    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CGAffineTransformConcat:

     let r = CGAffineTransformMakeRotation(45 * CGFloat(M_PI)/180.0)
     let t = CGAffineTransformMakeTranslation(100, 0)
     v2.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Concat(t,r)
    

    这个也需要注意顺序


    Trait Collections and Size Classes

    界面上的每个 view(或者ViewController) 都有一个 traitCollection 属性 , 值是一个 UITraitCollection,包含下面四个属性:

    • displayScale 由当前屏幕决定的缩放尺寸,1 4以前的机型 基本没有了应该 2 、(4,5,6 3) 3、 (iPhone 6 plus/6s Plus) 。(和UIScreen的scale值是一样的)
    • userInterfaceIdiom 一个 UserIterfaceIdiom 值,可能是 .Phone 或 .Pad,来标志不同的设备,默认来说和 UIDevice 的 userInterfaceIdiom 属性一致
    • horizontalSizeClass, verticalSizeClass,是 UIUserInterfaceSizeClass 值,可能是 .Regular.Compact
      • 水平和竖直都是 .Regular -> iPad
      • 水平是 .Compact 竖直是 .Regular -> iPhone 在垂直方向,或者 iPad 的分屏应用
      • 水平和竖直都是 .Compact -> iPhone 在水平方向(iPhone 6/6s plus除外)
      • 水平是 .Regular 竖直是 .Compact -> iPhone 6/6s Plus 在水平方向

    当应用运行时如果 trait collection 发生改变,会调用traitCollectionDidChange 方法

    traitCollectionDidChange传入的参数是旧的traitCollection值:

    override func traitCollectionDidChange(previousTraitCollection: UITraitCollection?) {
        print("old----\(previousTraitCollection?.verticalSizeClass.rawValue)")
        print("old----\(previousTraitCollection?.horizontalSizeClass.rawValue)")
        print("new----\(self.view.traitCollection.verticalSizeClass.rawValue)")
        print("new----\(self.view.traitCollection.horizontalSizeClass.rawValue)")
    }
    

    切换几次横竖屏的结果:

    配图

    traitCollection还可以自己设定,这个特性将在后面章节讲到


    Layout

    superview 移动的时候 subview 就会移动。subview 大小和位置 会随着 superview改变,这就是layout。

    一些superview动态改变的例子:

    • 屏幕旋转的时候,左上角会发生变化,长宽也要对调
    • 我们的app需要等比例匹配不同的设备尺寸
    • universal app需要运行在iPad和iPhone上,所以自己需要知道自己运行的环境来适应不同的屏幕
    • 从xib初始化的view,需要resize去适应所在的view
    • view需要适应别的view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比如navagationBar隐藏和显示
    • 。。。

    在以上的任何情况下其他view可能需要Layout


    Layout 有三种主要的执行方式

    • 手动 layout:superview 在被更改尺寸会会发送 layoutSubviews 消息,如果你新建自己的子类并且重写 layoutSubviews 就可以手动进行更改,这很麻烦,但是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 Autoresizing: iOS 6 之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己的 autoresizingMask 属性来变化
    • Autolayout:根据 view 的 constraints(NSLayoutConstraint) 来进行变化,是很强大的功能,不用写代码就可以进行复杂的定制

    Autoresizing(自动调整大小)

    Autoresizing 是一种自动拉伸和固定大小的一种概念,view有一个autoresizingMask 属性 ,这个属性是一个UIViewAutoresizing 的值 。默认是.None 。下面举例来看看它的用法:

    let mainview = self.view
    let v1 = UIView(frame:CGRectMake(100, 111, 132, 194))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4, blue: 1, alpha: 1)
    let v2 = UIView(frame:CGRectMake(0, 0, 132, 10))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0.5, green: 1, blue: 0, alpha: 1)
    let v3 = UIView(frame:CGRectMake(v1.bounds.width-20, v1.bounds.height-20, 20, 20))
    v3.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 1, green: 0, blue: 0, alpha: 1)
    mainview.addSubview(v1)
    v1.addSubview(v2)
    v1.addSubview(v3)
    

    v2 和 v1 宽度相等

    执行结果:

    配图

    如果我加上一句代码,改变了v1的宽度呢?

    v1.bounds.size.width += 40
    

    结果如图:

    就变成这样了

    这时候就可以利用autoresizingMask属性来指定v2的宽度可伸缩。

    v2.autoresizingMask = .FlexibleWidth
    

    结果:

    配图

    这里注定一点,要先指定可伸缩,再改变大小

    同理v3也可以:

    v2.autoresizingMask = .FlexibleWidth
    v3.autoresizingMask = [.FlexibleTopMargin, .FlexibleLeftMargin]
    
    v1.bounds.size.width += 40
    v1.bounds.size.height -= 50
    

    v3就相当于在左边和上边放了弹簧

    配图

    其实这种类似于约束布局,现在大部分会选择使用Autolayout,下面小结看下Autolayout的用法。
    Autolayout部分请戳:Views - AutoLayou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Views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v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