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给长辈送礼这件事,我原本是没那么在意的。每当手里有点余钱又恰逢逛街就想着给父母买些东西。这是顺其自然的事。直到最近一年忙结婚,才发现人情世故里关于送礼的一些问题。
我的男朋友在外地工作,现在是老公了,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婚前地方习俗是每逢过节都要送礼,所以经常正赶上佳节有可能回不来。第一次中秋节就没能回来,是公公来送的。第二次中秋节也没能回来,当时正赶上我们的房子装修需要钱,老公就把打了两千块钱给我,算是送礼了。对此父母也没有什么意见。第三年中秋节,正赶上老公回来,我也提前和父母说了要送什么。家里母亲说不要送烟酒,你爸血压血糖高。卖点家用的就行了。当时房子装修好,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既然父母都这么说了,我照办就行了,何况送去老家,搁久了也坏。只是到年底的时候,乡下家里的奶奶吃完饭和我拉家常说,我真替你爸委屈呀。别人家闺女找着对象,都是烟酒的送,你这什么也没有。这把你爸的脸往哪搁。这个闺女白养了。我把原因和她说了,她说你送的那些东西我们可没看见。你说门旁邻居问起来该怎么说,肯定认为你不孝顺。家里奶奶有四个闺女,每年逢年过节她的闺女们都要送东西过来。这样对比之下,我确实不算孝顺了。心里有些难过,毕竟是自家的奶奶说我。同时也让我明白一件事,当一个人长大,有些事真不能随着自己的内心了。特别当女人谈男朋友出嫁,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得充当三个家庭的粘合剂,表面功夫得做,该送礼时要对父母要送礼。
1.送礼要实在。父母这一辈人士经历过穷苦生活的,凡是都讲究节俭。剩菜剩饭不舍得倒,衣服是穿三年补三年,家里的洗洁精用完了,瓶子舍不得扔掉。跟现在讲究的“断舍离”相比,就是处在另一个极端。断不掉,舍不掉,离不掉。这种习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你如果妄想改变,估计要闹到断绝关系的地步。最好的办法是,和父母谈妥,大家互补干涉。你偷偷的扔东西,不要光明正大的,否者你会被念死。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年轻不懂事,心想父母这么多年劳苦,也没出去浪漫一次。于是买了两张3D电影票,让父母乘着下午有空一起去看。一来可以尝试新鲜事物,二来可以让父母增加感情。结果那一个下午都是对我的批斗会。你花那么多钱干什么,家里电视上不是有电影吗,我们不会去看的,你赶紧把票给退了。我还想劝他们去看,结果就吵了起来,我甩门而去。自此不想给父母送东西了,可是你真能不送吗?送点实惠的吧。于是有了以下后续,看到母亲在班上吃凉饭,买了个保温壶给她,结果她嫌保温壶太好舍不得用,至今还放在碗橱下方呢。看到母亲捡我剩下的内衣穿,就给她买了两套内衣,她先是埋怨我乱花钱,后来把衣服穿起来了。在多次比较和实践中,我发现子女送礼千万别超着年轻人新潮的方向,一定要实在。大概就是吃穿用,而且有部分东西,还要说是单位或朋友送的,这样老人用的才踏实。
2.和父母在一起住也要送礼。母亲娘家有位奶奶有三个儿子,三个闺女。奶奶老了住在大儿子,每天的吃穿用度都是大儿子家供应,其他儿子和闺女都是逢年过节来送礼。结果每次其他子女来看她她就说大儿子对她如何如何不好。不送饭给她吃,不给她洗衣服,没人陪她。老人在一起聊天,她就说其他儿子闺女如何如何好,给她买了什么东西,还要拿出来给别人看看才算满意。我有一次到这个奶奶家串门,就发现儿媳妇好好的端了饭到她面前,有米饭,有菜。奶奶却说:“你这是要害我吗?米饭我吃不动,菜里连个肉都没有,怎么没有汤?”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后来这位奶奶终于和大儿子吵起来了,大儿子气得不养她,让其他子女带回去养。其他子女把她带回去最多两个月又把她送回来,谁都不想养她。和亲人在一起住得越久,就越发不能止乎于礼。年岁大一点的老人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势必要无人养老,真是让人唏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送礼的子女在老人心里的地位,比不送礼的要高的多。这些老人要的是礼物吗?老人们没有工作,闲时就聚在一起聊天,聊天的内容不外乎是子女的事。言语中总要炫耀一下子女们有多孝顺。可是再多的语言哪里比得上拿出东西来的厉害。子女送的礼物中,穿的衣服,戴的首饰,健康的吃用都是老人们的脸面。有位老人看到别人有金镯子戴,自己愣是去请人用铜打了一对,戴在手上。
3.送礼送穿戴最适宜。送时髦的,老人不会欣赏。你送文艺的,老人不懂。送吃的虽然也算好,但吃完了也就没了,更有贵的舍不得吃。最重要的是要能拿出来炫耀。不能拿出来炫耀,就不能显得你孝顺。这话听起来多讽刺,但确是事实。所以买礼物烟酒适当买,食物也适量,健康用品适量,最重要的一定要有衣服、鞋子或者金银首饰。其他别出心裁的,要看什么样的父母了。
当女人难,当一个女人有了家之后更难。父母要依靠你,子女要依靠你,还要处理和别人人情往来。这其中,送礼的艺术是大家都要知晓的,希望对年轻的女孩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