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
很多年前,我带你去伊朗。从飞机的舷窗往下看,德黑兰的周边到处都是土黄色,戈壁滩上几乎不见绿。我猜,这大概是个很贫瘠的地方。
我们住在德黑兰繁华(当然是相对来说)的瓦里亚斯大街。楼下大堂后面是停车场,一家伊朗人住在简易搭起的棚子里。男人是一个修理工,但看上去活不多,靠给楼里的住户倒垃圾抵充房租。他们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是姐姐,较小的那个和你差不多大,最小的则是个大眼睛的男孩子。
楼里的中国孩子之间流行一种游戏:骑着扭扭车绕着停车场跑,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转弯的时候来一次漂移,又好玩又酷。他们三个常常会站在旁边看,有时候追在后面跑。胆子慢慢大起来,也会弯腰把两只手搭在扭扭车的屁股上,帮你们助跑。
扭扭车在国内早就不流行了,但仍然是德黑兰的家乐福里可以买到的最贵的玩具,好几百万里尔,不是他们可以负担的。后来,他们捡到一辆滑板车,大概又是你们中的某一个不想玩了当成垃圾丢掉的。这才有机会加入你们。
滑板车已经很破了,轮子磨损得厉害,刹车片软趴趴地耷拉着,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和你们带着静音轮的扭扭车完全不同。玩的时候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但要到很久之后,你们才会知道这不同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还记得公园里那些蜂拥而上的孩子,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纸片,上面印着古兰经的一两句经文。一张几里尔。
红灯的时候我们的车子会停下来,有十几岁的男孩子拿着洗涤剂喷我们的前车玻璃。也有人提着正燃烧着的熏香趁机从车窗里伸进来,并为此索要一点钱。
我想,他们真可怜。
但是你永远都无法想象,这世界上的某些角落还有更贫瘠和困苦的地方。
上个月我读了一遍《灿烂千阳》,莱拉从穆尔返回喀布尔,经过伊朗的马什哈德,书中是这么描述这座城市的:
“马什哈德是个蓬勃发展中的拥挤城市。莱拉看着沿途的公园、清真寺和羊肉餐厅。客车驶过什叶派第八位伊玛目里萨的圣殿,莱拉伸直了脖子,以便能更好地看清它那些闪亮的瓷砖、尖塔和气派非凡的金顶。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她想起了她自己国家的大佛。它们如今成了尘土沙粒,在巴米扬峡谷的风中飘扬。”
这是这本书里唯一一次描述伊朗的具体城市,尽管很克制,还是能读出向往的情绪。它所记录的时间大概是2002年,离我们在的时候不过相距十三四年。如此近,却又如此远。
伊朗至少没有战乱吧。长大后的你肯定会这么分析。然后觉得自己很幸运,也许因此而更加努力珍惜现有的时光。
可是也说不准,我们永远都无法度量幸运的程度。就像他们在羡慕你,而莱拉却在羡慕他们一样。
爱你的妈妈 非村
2023年6月11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44230/e6ffe23aadfcde3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