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41734/0606b5c6d86af2ce.png)
昨天写的文章(《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三十天:懂得进退、懂得取舍,秦孝公奠定秦国强大根基!)提到商鞅是如何处理孟西白事件的,想要详细了解,请点击(https://www.jianshu.com/p/08b449ae14dd)查看即可。
那么,为什么孟西白事件,牵扯那么广,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如果在后世,类似的事件,也是这么处理的吗?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一:孟西白三族事件处于当时的世界
一件事情的发生,它所处的时代背景首当其冲。甚至时代背景决定一切。同样一件事情,换一个时代背景,则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这件事情处在战国中末期,它是大争之世。所有的事情,都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所有的国家都想通过变法强国。所有的士子、布衣大才都在选择强国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多数百姓,都勤劳耕作。遇到好的国君、朝廷,拍手称颂,努力耕作。遇到不好的,起来交农,甚至举族迁移。
这是当时的常态,世人见怪不怪。
正是因为当时所处的大环境,百姓对不公平的恶性事件呈现零容忍的态度与行动。
路见不平一声吼!
二:孟西白三族事件处于当时秦国的国情
孟西白三族事件处在商鞅变法开始第一阶段,土地改革刚刚施行不久。
百姓的回馈相当重要,它是变法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
国内的行情也是极度不容乐观。刚和魏国罢战不久,秦国处于被魏国极度挤压状态之下,经过三十年的战争,秦国不仅没有完全夺回河西之地,反而人丁越来越少,国家越来越穷。此时,更需要休养生息、加强变法来实现秦国的崛起。而崛起的关键很大程度在于民心。
民心的向背,则是秦国继续向前发展的重中之重。民心顺,则秦国发展根基在。民心背,首先人丁更少,土地继续荒芜。民众举族迁移,则增强别国人口数量。民众持续劳作,则加强别国农业技术。
别国不断增加实力,在战国这个时代,秦国就越被压缩,最终就有被灭国的可能性。而这一点,秦国嬴渠梁绝对不能容忍。
所以,从主观根本上、从客观实际上,维护民心,是重中之重。它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秦国稳定、崛起的需要,更是推行法制的需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4841734/ddeff4a9ee2737fd.png)
所以,这个事件发生:它既涉及到土地改革的继续推进,也涉及到官员推行政策的准确度,更涉及到一国储君不能自己首先乱政。否则,一切倒退。
秦国的变法、强国,也无从谈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4841734/b5f5a4dddd7a826d.png)
三:总结
处于继续推进变法的需要、处于稳定朝局的需要、处于稳定民心的需要,商鞅严厉处置相关官员,与此同时,重重赏赐民众,让民心进一步归拢。改革继续进行,国家慢慢崛起。
而处于同样目的,嬴渠梁完全站在商鞅这边,并贬太子为士人,到陇西独自锤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