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开背经3:阿难示堕,如来垂救,阿难请定

东开背经3:阿难示堕,如来垂救,阿难请定

作者: 东开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13:11 被阅读0次

标题1:东开背经3:阿难示堕,如来垂救,阿难请定

标题2:这部重要佛经的缘起竟然是这样,咒语有大威力!

要背诵的这段经文如下: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 ,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注音:摩登伽qié女,结跏jiā趺fū坐,敕chì文殊师利,殷yīn勤启请,妙奢shē摩他,禅那nuó,辟pì支佛等


这段故事性较强,比较容易背诵,不去探究深意的话,这只是个生动又奇幻的佛经神话小故事。若是穷究极思,幻术、咒、戒体、光明、千叶宝莲、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和恒沙菩萨这样的词汇都是说不尽的。信则有,不信则无,究竟是有是无呢?境界是因人而异的,懂了的人怎么说怎么听怎么感受都对。

我还在想怎么解释“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样的很重要的词汇呢?我自己都不明白。翻看讲义,又会接触到更多的专业佛学词汇,“性相”、“因果”、“止观”、“真如”、“回小向大”、“楞严大定”,等等。我需要写文章凑字数,可是佛法这么复杂怎么办呢?不着急,先放一放,我离开座椅,静下心来打坐顺便休息休息。“闻思修”、“戒定慧”、“体相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这些文字就在眼前飘来飘去,根本应付不过来。乱着乱着,忽然就想到了,还打什么妄想啊!“奢摩他”就是“奢摩他”!“三摩”就是“三摩”!“禅那”就是“禅那”!

惊喜之余,还是引一句讲义的话吧:“奢摩他等三,乃定之别名;首楞严为定之总名。旧注所云,此意极是。然更当知,奢摩他等三,乃定之共名,他经亦有故;首楞严为定之不共名,独局此经故。”然后是网上搜索到的直译:“奢摩他”,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三摩”,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禅那”,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

背诵下来这部经典可能不需要理解得特别深入,人脑的记忆有自己相应的工作方式,和它相应了,便记得快。但如果背诵的过程中也能有所悟,也是一桩乐事,毕竟缘分妙不可言。

这段经文交代了这部《楞严经》的缘起,之后的文字便是佛陀开示了,佛陀一讲经便有“恒沙菩萨”前来听法,场面都是很宏大的。回到我自己身上,我真得看到“恒沙菩萨”了吗?“十方菩萨”又在哪呢?大概有一天真有菩萨来了,我可能也辨别不出来吧!亲见菩萨而不知的公案听得太多了,谈到持戒就更难,更别说什么戒体了。“杀盗淫妄酒”是否能守住呢?自己都守不住戒的人又怎么度众生呢?年老的优婆夷便是菩萨吗?每次想到“以戒为师”,都是一句当头棒喝,是时候需要将那颗浮躁的心沉淀沉淀了!

若是看不到“文殊菩萨,将咒往护”,也自认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就还要次第地修行。大根器的人可以顿悟,但渐修也是能到达彼岸的。阿难尊者想要“方行等慈,不择微贱”不也是阻碍重重吗?首先就过不了摩登伽女这一关,五百世的夫妻缘分啊,终究还是放不下。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示现,为楞严法会作铺垫,从反面衬托出楞严咒的威力,毕竟摩登伽女很快就证三果了,都不是凡夫可以随便效仿的。自己没有修到位,不理解“烦恼即菩提”,便需要“时时勤拂拭”,所谓的带众生和代众生受苦之事还请擦亮法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开背经3:阿难示堕,如来垂救,阿难请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eo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