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学会怎样做快乐有担当的人!
这是昨天在友友文章里看到的一句话,我也把它引用到了自己昨天的文章里。
一整天,我仍在琢磨这句话。
昨天上午,有个友友微我,根据文章里的一些内容热心给了我一些建议,也可以说是点醒;让我突然觉得:虽然自己一直有意的不想给孩子什么压力,但是不是无意中的某些话语,已经悄悄地将压力施加给她了?
也许没有直接给她说过什么,但是总会说:
一定要争取考个好学校!
家里人都期待你的好成绩!
等等等等…
这不是压力,又会是什么?
无形之中施加的压力,似乎更可怕!
友友评论说女儿优秀,我回复:可惜有个不争气的爹!
本想自嘲,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过去的事情,差强人意,只有想办法尽量弥补了。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不快乐?
我想,到了这里,应该有了初步的答案:
要求太高!
无形中的高要求,给孩子造成压力,潜移默化的使孩子心中对自己做出同样的高要求,过高的要求使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快乐。
《非暴力沟通》讲:生气的根本原因是愿望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反过来想:不快乐的原因,同样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自己幼年时代和学生时期的某种遗憾和缺失,总想着在孩子身上不要再重复。
自己没有做到的一些东西,总想着能够让孩子顺利完成。
想法固然是好的,只是把这些想法过于理想化了。
我不过凡人一枚,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支持,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我的孩子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很大程度上,她已经比从前的我强了许多。
那么,我凭什么去要求她做的近乎完美呢?
原来,是我一直在强人所难!
这才是造成孩子压力的根本原因,也是她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的绊脚石。
把一个本该快乐的享受学习、成长,感受美好生活的孩子,搞的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是一个做父亲的悲哀!
自责无用!
不断反省和思考,自己才会有进步。
上午和友友聊天,我戏称自己为“浪子”。
仔细想想从前,虽称不上真正的浪子,也是相去不远。
从今年开始,自己才有所悔悟,开始尝试着重新做人:开始学着读书,学着健身,学着写作,学习接纳自己,学习关心他人……
学习着跟孩子一起成长。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换金子,确实有点难度;听说猪肉涨到28元一斤了,我琢磨:能不能换点猪肉呢?
一篇文章,一本书,又或许是一次偶然间的交流、一句话,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无论如何,学会思考,总归是件好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