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视角"分析为何出现这类现象: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道只是认知领域中记忆的第一层认知
领域六个层次属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学说的内容,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相关书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54797/2f371bb87bf5fe0b.jpg)
认知的六个层次:此模型为一个"教育理论模型",用于描述和评估个体在认知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布鲁姆认为,认知过程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是逐级递增的,从而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认知阶梯。
1、记忆
记忆是认知领域的第一个层次。
它指的是识别并记住所学的内容。在这个层次,你需要能够回忆起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等信息。
例如: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名称,或记住数学公式和定理。记忆解决的是知识转化为知道,仅此而已。
知道很多道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因为这仅仅是最基础的认知第一层。
2、理解
理解是认知领域的第二个层次,它要求你能够理解所学信息/知识的意义。
这个层次的活动包括解释、辨别等,例如:概括文章的主题或分析某个概念的含义等。要求的是归纳总结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比较有名的就是"费曼输出学习法",快速将"记忆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强自身理解,输出倒逼输入成长。
后续会分享,敬请期待!
3、应用
应用是认知领域的第三个层次。
它要求你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规则等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在这个层次,你需要能够在没有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正确地将抽象概念应用于适当的情况。
例如:演示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论运用于实践,产生实际的运用价值,解决实际的问题。
学习知识的目的一定是要用起来。
4、分析
分析是认知领域的第四个层次。
它要求你能够将整体信息/知识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这些成分之间的组织结构。在这个层次,你需要能够分解复杂的知识整体。
例如:将一篇公众号文章的结构分解出来,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已经超越理解和应用的层面,分析会用到逻辑演绎。
简单的归纳总结和知识运用不能让你完全掌握,分析有助于你学习的更全面,更深入。
5、评价
评价是认知领域的第五个层次。
它要求你能够对所学的信息/知识作价值评判。这个层次的活动包括按信息/知识的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进行评判。
例如:评价孔乙己的价值观。评价是动态知识反馈的过程,当我们深入了解知识后,根据自身进行批判性思考,才能不断自我精进。
学习是一个静态知识加动态知识反馈纠偏的过程。
这也是为何之前的文章提到的"教练角色"的重要性。
6、创造
创造是认知领域的第六个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
它要求你能够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体系。在这个层次,你需要能够创造新的模式或结构。
例如:设计出科学试验程序或撰写一篇内容独特的论文。这个过程是新知的发明,在原有知识的升级,自我的升华,大脑的心智模型建立的过程,更是科学理论前进的过程。
往往新知是可遇不可求的:就个人而言:知识的运用形成思维惯性,加上试错,迭代为自我的心智模型就科学而言:大量知识沉淀,理论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归纳,再通过逻辑演绎后的理论知识。
创造就个人而言往往会形成"能力陷阱"或思维定势,这里提个醒。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54797/775f252cd7de5460.jpg)
这六个层次是递进关系的。
每一层都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上,且强调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这个理论模型对于终生学习成长的你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学习框架,可以帮助你确定你的认知发展水平,并据此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同时,理解并努力达到这些认知层次也有助于你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框架也好,方法论也好,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