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简友广场
没有自我和自由意志,人其实只是计算机?

没有自我和自由意志,人其实只是计算机?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06:53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953/10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未来简史》,这本书是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的续作,前作中尤瓦尔·赫拉利讲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人类将往何处去。

结合人工智能、基因改造技术,以及社会发展趋势,作者眼中人类的未来,跟很多学者的想法不一样。

1.听书笔记

01)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也就是宗教的力量,而人文主义就是现代世界的宗教。

02)人文主义,倡导我们崇拜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

科学和人文主义有一个交易,使得我们现在对人文主义的信念越来越强,且要根据这个信念去改造世界和自己。

03)自由主义重视每个人的体验,这是基于三个假设:我有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这个真实的自我完全自由,有自由意志;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三个假设都是错的。自由主义面临危机,故事即将讲不下去了。

04)三个趋势,对应人的三种命运:

人工智能如此强大,人作为一个工作者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都没有了,政治经济系统就会认为人没有价值;

也许人类整体还是有价值的,但是每个人作为个体,是没有价值的;

也许有些个体还是有价值的,但他们是经过了生物学升级改造的「超人」「神人」。

2.听书感想

人文主义倡导人性,让人们不再匍匐在神的面前,而是发现并弘扬人性的光辉。

神的地位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人的地位不再那么低到尘埃,文艺复兴以来世界经历了大变革、大发展。

现如今,自由主义是主流,人们不只倡导人性、重视人性,还强调每个人的情感、体验。

只不过,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特别是我们在脑科学上的探索发现,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不再牢固,构筑在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将面临巨大挑战。

大脑深处,自我并不存在,而是同时存在很多种声音,我们只是听到了最大的那个声音,这个所谓的自我也不是自由的,我们以为的自由意志,其实不过是一种反应,一种对应输入的输出。

此外,算法将来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特别是当各种软硬件进入我们生活种种情境的时候,身体健康、经历体验、决策优化,方方面面都可以数据化,既然能量化就一定能优化,个人的感觉或判断,很可能不及时时在场的算法。

一切皆可量化,人也是计算机,没有自由意志,只有运行的程序,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情感及创造力,可能也会被计算机学去,而我们孜孜以求的意义,也许本来就是不存在,只不过一场虚构。

这个真相,有点扎心。面对这个不友好的真相,在未来的岁月中,怎么办呢?躺平吗?放弃吗?摆烂吗?随便吗?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专栏解读这本《未来简史》时的观点,很值得借鉴,他说:

「我的建议是继续生活在虚构之中。我会继续维护各种我认为有价值的想象的共同体。我会继续增加我的体验,提高我的敏感度。我会继续追问我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既然都是虚构的,那尽情虚构好了,进入并维护自己的共同体,拓展并增加各种生而为人的独特体验,持续又谨慎地确认内心深处的声音,在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过渡的过程中,活出血肉之躯的精彩及畅快。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自我和自由意志,人其实只是计算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ny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