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看杜甫一首《去矣行》: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这种诗就类似于寓言了,包括我之前讲到杜甫的“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那一首,虽然他的表达手法带点浪漫的色彩,但现实寓意很强。
这首也是,他是借了几个意象,来表达自己不甘任职小官,想要辞职的想法。
你看题目叫《去矣行》,“行”是一种体裁,无义。“去矣”,说明他是想离开的。你看他是怎么表达的。“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你看那放鹰人臂套上的鹰, 一旦吃饱后就迅速飞去。
作者就想往这样的鹰,不受人羁绊,吃饱后即自由飞去,搏击长空。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大丈夫在世,怎么能作那厅堂上的燕子,只知衔泥为自己筑巢,去依附时贵的权势之家呢?
你看这前四句,很有特色。前两句,一个六字句,一个五字句,这是正面写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后两句也是一个六字句,一个五字句,这是反面写自己所不愿意成为的形象。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自己被羁绊于此,恰恰做不成“鞲上鹰”,反而很像“堂上燕”。这是作者很无奈,也是很不情愿的。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他说自己是个放荡的“野人”,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没有那种厚脸的姿态,因而不适合久处在王侯权贵之中。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他想去遁世隐居,像道家那样“餐玉成仙”。这个“蓝田餐玉”,是有出处的。据《魏书》卷三十三:“李预居长安,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躬往攻掘,得大小百馀,预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服食之。”
古人写诗,很少有凭空造的内容,即便是写想象,神游天上,笔下所选择的意象、人物,也往往是古代典籍中有记载的,只是细节,自己可以完善。
这是严谨的写法,不至于乱写一气。杜甫这首诗对我们很有启示。如今,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如果也感到不满,想要辞职,该怎么写?
是不是要写自己工作的内容,觉得这个很枯燥,所以要辞职另谋出路等等。这样直白去写,根本不是诗,很枯燥。诗要有艺术的思维。
你看杜甫,写自己辞官不干了。他用“鞲上鹰”、“堂上燕”,就特别形象而富于诗意,很耐品味了。后面借用“蓝田餐玉”的典故,来写自己隐居求仙的愿望,言在此而意在彼,倒不是作者真的要隐居,只是表达对现实处境的不满。
这样写,有多少曲折,有多少味道。所以,我们要借鉴古人这种艺术构思,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诗,写得丰富,精彩,而不是拘泥、枯燥。
不管怎么说,写诗一定要形象丰满,意境开阔。反映生活,并不是要搞一大堆专业名词,塞进诗里。这样的诗,很难看,缺乏艺术性。
本次的作业是大家补足上次没写完的短篇杂言古风作品,这周要尽量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