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迈着缤纷的步伐,款款而来。走过拥挤人潮,走过万家闪耀,始终不曾走进我的心里。
亲爱的,海砺子味在这样的周末漫步在家附近的超市,满眼望去却是一片人山人海。"今年喃儿回家过年不?","我告诉你哈,这个酱油的味儿,唉呀,血受"。这一声声的家长里短,频频的袭入我的耳畔。这一声喃,那一句血受,带着遥远的年的味道,带着嘎嘎冷的东北风的直爽,哧溜的钻进我的心里,仿佛瞬间点燃了东北大炕的温暖的火苗,暖入心间,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心里。
仍记得那一年我刚刚八岁,带着一口正宗的普通腔,从遥远的哈尔滨乘着呼啸的火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这里没有比人高的雪墙,这里没有冻成镜子一样的江面。每天下课我都孤零零的坐在窗边,看着一群群的孩子傻乎乎的围着老师用一盆水泼出的冰面打滑。我也是他们眼中的傻乎乎,当我指着地面的垃圾说,"快拣起来,这埋汰"时,他们也一哄而散,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当老师通知我们明天大合唱,每个学生都要穿"白晚霞子"时,我也是为这个物件困惑许久。我不为他们的"哇塞"感到惊喜,也没有因为一句"败哭鼻子了"而感到安慰。我始终是个外来人。
走过初中,走过高中,连大学也没有离开这个城市。我也开始说着一口熟练的海砺子味的大连话和朋友谈笑风生,大连的风景,大连的街道,大连的犄角旮旯,我都谙熟于心。我骄傲的带着朋友骑行在滨海路上,我悠闲的和闺蜜漫步在胜利广场地下逛吃逛吃,我每天早八晚五,看着朝阳从这个城市的高楼间升起,伴着晚霞消散在夜幕之中。我相信在时间的记忆中,我已然成为了一个正宗的大连人。
工作后,我开始频繁的游览各个国家,各个城市,到每一个陌生的地方,体会陌生的安逸。我流连了不同的风景,感受了异域的风情。我喜欢拎起背包说走就走的远行,我喜欢躺在陌生城市的酒店里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的忙碌,我喜欢逃离,只要陌生,只要新奇,都是我心之向往的圣地。走出去,我想找的并不是美景,而是自己那渴望自由和寻觅的心灵。因为似乎只有远离这座城市,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亲爱的,海砺子味直到那一次的旅行,我开始放慢了寻找的脚步。那是一架从法国开往北京的飞机,因为行李的问题,我操着不太熟练的英语与法国空姐交流,我的内心颇为恼火,自言自语道:"破行李,烦死个银。"领座的中年大叔如梦初醒般睁大了眼睛,问道:"闺女,大连银。""我告呵你啊,遇事拜闹心。"熟悉的海砺子味盈绕在耳畔,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陌生异域中冰凉的心。它立刻充盈了整个机舱,连法国空姐绕舌的口音都变得婉转动听。我终于发现,这亲爱的海砺子味早已深深的埋在我的心里,随时相遇,随时寻味而启。我一直在陌生的城市寻找我的安逸,而我的安逸一直就在我生活了30多年的故乡里,我一直以为我是个陌生的外来人,可是大连这座城市早就用这亲爱的海砺子味将我紧紧的拥入怀里。
我喜欢听着满满的海蛎子味儿的闲聊,我喜欢看着四处的为年而奔忙的人群,我喜欢吃着海麻线包子,槐树花的包子。我喜欢这个城市的风景,这个城市的年景,因为有年,才有家,才有心的归依。
2018年2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