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梦想着要环游世界。去个镇上都能高兴好几天,处处都是新鲜,总觉得看不够,一刻也不想在家里待着。
上了大学,曾认真规划了旅行路线,和一帮朋友热烈讨论要骑行去哪里。一到假期就不见人影,爬山,游湖,走街串巷钻胡同,也不知哪来的那许多精力,到处跑,像老鼠一样,一刻也闲不下来。
去泰山看日出,晚上不睡觉,夜里九点钟开始爬山,一路笑着闹着,山上很冷,租了军大衣轮流穿,凌晨三点到了玉皇顶,又在观日台冻了两个多小时,太阳才有要出来的意思。几分钟,日出就结束了,为了那变化万千的几分钟,结结实实折腾了一个通宵。下山时依然欢乐,下得山来正好吃午饭。当时只是觉得快乐,至于为什么快乐却全然不知道。多年后再想去看日出,也就只能是想想了,实在没那份勇气和精力了。只记得了那份快乐,至于路上的那些风景,早忘了。
毕业后踏入社会,公司团建组织集体旅游,一下子就没了兴趣,无论再好的风景就是不自在,没兴致,看什么都不舒服,只想着快点结束好回去睡大觉。
现在和朋友旅游,看风景倒其次,全是吃喝,到处吃美食,风景根本不介意或者说不入眼。到一个地方,先打听当地的特色小吃。吃得好,玩得好,要说快乐吗,总感觉不够,至少没那么纯粹。以前旅游,一天下来拍不了几张照片,大部分时候反而忘了要拍照片。现在呢,正相反,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来拍照,照片比走的步数还多,恨不得用照片把景点给铺展下来。风景就直接交给了照片,眼睛全在手机上了,但回来后,那些照片不过是全扔在了不知哪个文件夹里,再也没兴致翻上一翻。
出去多了,就越来越讨厌出去。环游世界的梦想早成了一个遥远的梦。世界并不太平,而且所有的旅游目的地同质化严重,人文景观千篇一律,看多了几乎都分不出来了,自然景观也只是感动于一时,反而是越来越觉得累,还不如索性躺床上看国家地理来得痛快。
有人说,所谓旅游不过是你到我住的地方来瞧瞧我到你住的地方去看看,如此而已。这不就是围城吗。那旅游的意义何在呢。
想想上学时的那份快乐。其实去的地方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还是一起去的那些人。那时的大家就是纯粹的朋友,还没有掺上社会的杂质,也没有如今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负担,因为本身纯粹,所以才能享受到纯粹的快乐。
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即使再把当年那些朋友聚在一起,也不会再找到那份快乐了。所以,旅游还是要趁早,在踏入社会被染色前,先保有一份纯粹的快乐,以后即使不再有,至少心底仍有一个角落属于这份永不退色的快乐。有了这份快乐,以后即使不去旅游,也没什么可惜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