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初跟随台湾钟文钦先生去了印度西北部几个地方。住了几间酒店,感觉那些酒店既有历史感又有印度风情,令人回味,姑且称它们为“风情酒店”。
3月5号晚住的酒店名为Mauva,是该集团连锁酒店中的一间,一所沙漠深处的帐篷酒店。当日,我们乘坐敞篷吉普穿过沙漠,先拜访在沙漠居住的村民而后来到帐篷酒店。印度大沙漠位于印度西方,靠近巴基斯坦,那里干燥,昼夜温差大。Mauva帐篷酒店位于大沙漠南沿,靠近“蓝色之城”——焦得普尔。
酒店驻地的中心沙丘最高处是帐篷餐厅,沙丘缓坡下是白色的帐篷,二十多座呈弧形状布置,与餐厅遥相呼应,两者之间是平缓的沙地广场。
酒店驻地西侧还有一座高高的沙丘,傍晚时分,独自信步走上这座沙丘顶看日落。夕阳西沉,土黄色的沙丘披上一层红霞,沉稳的暗红色,单纯、寂静、凝重。
沙层白天吸允的热气在慢慢的释放,晚风一阵清凉一阵温热,撩人肌肤。独自一人坐在沙丘上静静地看着殷虹的夕阳,它慢慢的西沉,最终消失在遥远的天边,大地亦慢慢隐藏在无边的黑暗中,只感到极度的安详。
沙漠的傍晚 金色的夕阳夜幕降临,沙地广场燃起火把,急促的鼓声打破了黑夜的的宁静。哦,原来是印度歌舞表演开始了。大地是舞台,星空是帏帐。两圈地毯围绕着沙地广场的中心舞台铺开,地毯有靠枕和矮桌,四方游客在地毯上席地而坐看演出也够浪漫。侍应生还给游客端茶递水,还有水果,点心,啤酒,好不惬意。
印度歌舞精致,简洁,唯美。鼓,笛,多弦琴和一组人声组成一个乐队,一位小男孩,两位妙龄女郎组成一支舞队。高亢的音乐,婀娜的舞姿,摇曳的火光,清凉的晚风,友善的宾主,美轮美奂,至真至诚。
印度大沙漠 月上中天 沙漠上的烛光晚会, 一人一席,一茶一酒一点心我倚在软垫上,仰望深邃的夜空,遐想无边。印度历史悠久,却不断被外族入侵,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交融形成了印度丰富多彩的宗教,民俗,文化,艺术。从古老又等级森严的印度教到年轻又教内皆兄弟的伊斯兰教;从平和与看重自我修养的佛教到只信经典不信神且尚武的锡克教;从要救赎世界的基督教到用苦行自救的耆那教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
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生长的文化仍然顽强地传承着,已成了印度人民核心价值所依存的根基。远古的文明随处可见,现代的辉煌不断涌现。今天,印度更是发展中的大国,现代与传统,未来与往昔共存同发展。
演出结束才是晚餐的开始,一个沙漠之中的烛光晚餐。曲尽人散,黝黑宁静的沙漠之夜,天上有闪烁的星星,地上有燃烧的火堆,还有点点灯光透过那帐篷,引导饱腹后的游客回到那温馨的旅舍。
我则不由自主在月光下踏着细沙独舞,在旋转中哼着年轻时已熟习的“拉兹之歌”,陶醉在寂静的沙漠之夜中。
帐篷餐厅的烛光晚餐每间帐篷旅舍均有高高的地台,矮矮的档沙石垛墙。外墙是白色的帏帐,用绳子拉紧,固定在钢桩上。内墙是印着印度传统图案的褂帐。帐篷内木家具,软被褥一应俱全,舒适,方便。卫生间设备齐全,红砂岩石垛墙高约一米二,除了坐便器外,洗涤家具几乎都是用红砂岩做的。
帐篷旅舍入口有宽宽的平台,坐在为客人设置的沙滩椅上的,可眺望无际沙丘,粗犷开阔,宁静寥廓。那又是另一番心绪,此时此刻的我能与大自然有着最亲密的接触,却只是匆匆的过客。
沙漠上的帐篷酒店 帐篷酒店内的家具 白色的帐篷,用绳索拉紧并拴在锚杆上 锚杆下是深埋的砼基础?绳索锚杆安装牢固 认真研究房屋构造,我旅行的乐趣之一。 在帐篷餐厅前留个照次日(3月6号)清晨5时许起来,坐骆驼上沙丘顶观沙漠日出,地点是我独自看日落的地方。我的坐骑叫“波洛”,安详温柔,我们一坐到它的背上,它就扭头向我们示好。坐骆驼比坐马舒服多了,它走在柔软的沙子上,慢悠悠的一晃一晃,好让我们能高高在上,瞭望沙漠的景色。
在沙丘顶观日出让人兴奋,日出与日落境况是如此大相径庭,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心境。毛爷爷不是把年轻人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吗,初升的太阳是那样的辉煌与灿烂,人们是随着太阳的升起为生活奔忙的。那时那刻,我不由自主离开人群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去,一个人静静地透过沙棘看日出。世界被染成了金色,沙丘是金黄,沙棘是金绿,朝霞是金红。此时此刻,只想一个人呆着,远离人群,远离人声。
黝黑的沙丘,东方的日出映红一片天 日出前夕,旅客骑着骆驼上沙山 沙丘上留下自己长长的身影 沙丘上观日出的游客 印度大哥帮助游客下骆驼 骑着高大的骆驼真惬意 下山了,太阳高照着沙棘丛丛大沙漠观日出后回到帐篷营地才是早餐时光。走上沙丘顶部的帐篷餐厅有点吃力,沙子软绵绵的,令人无法用力。自助早餐后我们离开沙漠帐篷酒店前往“蓝色之城”——焦得普尔。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沙漠之旅,迷人的日落与日出之体验。
沙漠酒店 帐篷餐厅的早餐时间 帐篷顶端的构造 帐篷餐厅内,干净舒适 与我同行的广州朋友们前几天“归来少年群”有朋友发上一美篇,是他们早年北印度游的记录,文字与照片相当美,看罢不由得想起自己2013年的北印度行。
印度的自然风光、文俗文化,还有它的历史与当代都深深吸引自己,旅行中做了记录,回来后看了许多资料,也写了些旅行笔记,如这篇。正当自己沉浸在理解印度时,接受了紫坭糖厂的旧改设计任务,该项目复杂时间紧,为此搁下追寻印度文明的意愿。
挥手间十年过去了,如今在朋友印度游美篇的诱惑下,叠埋心水整理了这篇小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