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法逃避的爱
不管我们怎样逃避,都不得不承认,我们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里。如果这关系中,缺乏爱的滋养,我们就会窒息。
承认自己需要爱,这并非怯懦的表现。恰恰相反,这代表诚实。
不经人爱过的人生,是荒芜的。不付出爱的人生,是凉薄的。人的天性,就是渴望爱的,但同时,也是害怕被伤害的。也正因此,我们一边守护着自己的盔甲,一边又想着要别人丢盔弃甲显露自己的柔软,这是不容易实现的。
有时候,爱是一种本能。但恐惧充盈内心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抛弃爱。
越长大,越发现,内心的淡定平静,是如此地重要。爱自己,是一生的功课。但如何爱自己,这件事情,却需要我们在各种关系中,去学习。
2.《爱,需要学习》
当我觉得爱还是一种本能的时候,我深陷于各种人事的纠葛中。
如果人人都能爱,那么,为什么你说着爱我,却做着与之相反的事情呢?如果人人都有爱,为什么那么多孤寂的深夜,我只能一个人品味自己的伤痛呢?如果人人都会爱,为什么相爱的人,还要彼此伤害?
二十多岁的年纪,充满生命的活力。但生命的热烈,却还是不能避免“爱”中藏着的锋芒。
30岁的时候,我斩断自己的婚姻,以救赎深渊中的自己。通过不断地读书、写作,我终于在不断地自我复盘中,承认了这样的一个事实:爱,是需要学习的。每一段亲密的关系,都需要我们付出应有的努力。
陈海贤的《爱,需要学习》,正是这样一本专注于亲密关系的心理学书籍。它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当下的现状,并结合自身的目标,学习经营我们的亲密关系。
3.爱自己,爱他人,同时,也爱每一段珍贵的亲密关系
作为浙江大学的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他在长达15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当然,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还要从成为“得到”APP的讲师说起。因为在“得到”开设了《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家庭关系21讲》这3门课程,将近30万人在陈海贤这里,通过对亲密关系的重新审视,再一次拥抱了身心的健康。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心理治疗从来都不能一蹴而就,与其等到事态严重,深陷于不健康的亲密关系的泥潭中不可自拔,不如及早审视,预防那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爱,需要学习》,就是这样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书籍。陈海贤在这本书中,从亲密关系的底层逻辑讲起,结合着亲密关系中的“沟通”、“边界”等问题,为我们一一剖析,那些隐藏在人际关系中的道理和逻辑。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原生家庭”。
就拿夫妻二人举例,两个人因为相爱,而走到了一起。但他们的结合,却意味着两个原生家庭的碰撞。夫妻双方都有各自的原生家庭,每一个家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都有些微的差别。如何在这些差别中,找到一个平衡的点,这是决定我们能否拥有亲密关系的关键。
同样的,夫妻双方抚育孩子,他们又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为人父母,又该如何避免孩子在家庭角色中的错位,这又是一个值得大众深思的问题。
4.有关“爱”的练习
陈海贤结合自身的咨询经验,在举例说明方法的同时,他还在《爱,需要学习》这本书中,为我们读者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练习。每一个章节,他都会选取关键的问题,我们只需要诚实地回答,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带着阅读的思考,去了解自己,结合着练习的答案,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陈海贤的诚意。
身在人群中,我们需要亲密关系。尽管有时候,我们竭尽全力,也还是不能尽心如意。有些关系,注定要分离。可就算要分离,生活也还是要继续。就像陈海贤在书中所说,“经历了分离,你才会发现,让生活继续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喜欢听音频,也可以听听“得到app”中陈海贤的课程,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我还是更喜欢看书,因为文字沉淀下来,给人带来的思考,更深邃。
愿你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如鱼得水。愿你拥有和谐的家庭生活,有爱的伴侣携手共进。爱,需要学习,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滋养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