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关于“刺师案”请多一些理性

关于“刺师案”请多一些理性

作者: 公子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21:21 被阅读0次

          这两天被“十六岁学生二十六刀刺死班主任”刷屏。本来不想对此做出评论,但是却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偏激的言论。又觉得要说点什么。

          据益阳沅江市公安局微博11月14日晚最新消息,11月12日下午4时许,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沅江市黄茅洲镇)高三某班学生罗某杰(男,16岁,沅江市草尾镇人)与班主任鲍某(男,47岁,沅江市阳罗洲镇人)在学校发生争执,罗某杰用刀具刺伤鲍某致其死亡。

          先说罗某,从年龄上来看,16岁。因为还处在上学阶段,从法律上看,还属于未成年。不说刑法,从民法上来讲,他也不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从法律上的划分,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国家也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还不能完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受到法律倾斜的保护。也就是说,这种事从理论上讲发生在他这个年龄段的概率相对而言会比成年人高一点。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从个人层面来讲,我们从小到大,应该不会有父母或者老师去教导我们打架斗殴,更不会教导我们去杀人放火。全国那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跟某个老师有过争执的不在少数,但走到他这一步的有几个?我们不妨想想身边,自己接触的人,有多少是这样的人呢?是真的不知道杀人偿命吗?是真的没有认清楚自己的行为吗?我认为不是的。从他刺完老师准备去跳楼自杀就知道,他知道自己闯大祸了。他明白自己犯下了难以弥补的大错。他明白杀人偿命这个道理。

          他清楚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但是在这之前,他不会知道,自己会这么冲动,自己冲动的怒火会烧的这么旺。所以他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去排解自己的怒火,不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消除烦恼,不知道如何进行心理疏导。除了偏激,好像没有一种能够温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心里太过于简单、极端。

          接着我们再从受害老师的角度看一下问题。老师是这个案件的受害者,身中二十六刀不幸身亡。老师与学生发生口角在任何学校里都发生过,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想来这位老师也不会觉得,因为一次口角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最后的结果无疑是惨痛的。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学生好。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期望能够激起学生的斗志,能够为了自己的将来去搏一搏。

          他像一位严厉的父亲,怒其不争,不能够为了梦想去奋斗。其实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态,老师也像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学成能成龙、成凤。

          然而却忽略了,人一直在高压的环境下的心态问题。高中本来就是高压的代名词。我还记得当时挂在我们学校教学楼前面的一句诗“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男人,早晨五点起,晚上十二点睡,这都是常态。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周末的休息好像变成了一个节日。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文章里面的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父亲要让他在看社戏之前被一篇文章才可以。这种心情我们想必都有过,那种对即期待已久的东西的期盼,可以让任何事都变得不再重要。

          所以如果硬要说老师有错的话,可能仅此一点,毕竟老师不是父母,不是同学,教学是首要任务,他不可能去深入到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说到底,教师是一份职业,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好了。

          再说学校,其实可能这不是某一个学校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大环境下学校的问题。从小到大,我没在学校里面遇到过心里咨询或者心里辅导老师。可能有些大城市的好学校有,但是不得不说,目前很多学校里面都还没有配置这个项目。

          其实,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我们生活的环境可能跟十年前或者五年前相差都很大了。信息爆炸,学生看到的多,知道的多,可他们的心理年龄可能还没有跟上,有些事情看到了却不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办,简单的思维让他们想不出更多的解决办法,或者说不知道换位思考一下。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工作忙,所以早早地把孩子送去了幼儿园,希望幼儿园的老师能帮多教育一下孩子,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学校就应该理所应当的教育孩子做人、学习。在大城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比较多,这种问题暴露的还比较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十分普遍。父母忙或者外出打工,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自己的孩子根本不了解。那个他们心目中的乖孩子、好孩子竟然闯下了如此大祸。然而亡羊可以补牢,人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罗某的冲动、不计后果,家长教育的缺失、学校心里疏导的匮乏可能是造成这起悲剧的原因。这几个方面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如果有一个方面缺失可以用另外的方面来补救,但如果都缺失的话,就不可避免的会酿成悲剧。

          面对问题,可能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每个人来进行一下反思,而不是谴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刺师案”请多一些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br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