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人要正,处事要奇!(第17集)
(承接上一链接)
张忠质问王阳明:“宁王在江西经营多年,一定家财万贯吧?”
王阳明答道:“那是自然。”
张忠窃喜,以为自己抓到了王阳明贪污的证据,意味深长地问:“那为什么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家产那么少呢?”
张忠想干什么,王阳明心知肚明,他是一脸神秘地说:“张公公,我正好也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件事,我在宁王那里,发现了一个账本,很多财物的去向都在上面,收款人的名字也写得一清二楚,您很想看一眼吗?”
张忠顿时吓得体似筛糠,原来他也收了宁王不少钱,这账本上,自然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他急忙推辞:“不用了,不用了。”
后来,江彬还是会三番五次找王阳明的麻烦,可王阳明品行端正又多谋善变,江彬一次都没有得手。
为人行正道,弃邪念,处事光明磊落,那么,害你的人自然也无机可乘,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
然而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会有些恶人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平日里那些正派的做事方法,对他们根本没用。唯有一反常态,攻其不备,亮出你的锋芒,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
3:守正出奇,辉煌一生。
司马光说:“德才兼备者,为圣人。”
五百年来,王阳明一直被世人尊为“圣贤”,是因为他既能卓尔不群,又有高风亮节。
王阳明出身书香门第。在那个盛行科举取士的年代,父亲王华,自然是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可是人各有志,不是旁人的口舌能左右的。十七岁那年,意气风发的王阳明对父亲王华说:“我要当圣贤。”
王华气得直接掌掴上去,先秦已亡,他觉得儿子在这个年代想做圣哲,怕不是疯了。尽管父亲不理解,王阳明并没有放弃,他在这条鲜少有人的奇路上坚持了下去。
他到处求学问道,刻苦钻研,甚至不惜躺进石棺以超脱执念。经历二十年的探索,终于悟道成功,开创心学,成为了哲学家。
虽然智慧超群,学问颇深,但王阳明却没有一点架子。他四处讲学,遇到的学生,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
学生王艮前来拜师时,穿着怪异,引得很多百姓前来围观。王阳明一眼便看出来,这个行为乖张的年轻人,只是想借着自己出名而已。
王阳明却接纳了这个学生,他不但热情招待王艮吃住,还悉心地传授知识。王艮知道这一切后大受感动,对这位师长心生敬意。
王阳明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格征服了无数人。无数弟子慕名而来,心学很快风靡全国大受推崇,王阳明一跃成为和孔孟齐名的圣贤。
做人要正,做事要奇,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璀璨人生。
如果王阳明像普通人一样,读书只为步入仕途,放弃了自己的哲学理想, 他也终究像个常人一样,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没有高尚的人品,学问再深,王阳明也不可能成为圣贤。
人生道路上,你的能力决定能走得多快,而你的素养,将决定你能走到多远。为人端正,才能不落人口舌,才能稳步向前。
做事要奇,要讲究方法。对付恶人,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取胜;人生方向,只有特立独行才会精彩。
愿你也能如王阳明一般,守正出奇,辉煌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