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想法
也说《老子》(一)自然随性、似冷实热:一个蓝色的老子

也说《老子》(一)自然随性、似冷实热:一个蓝色的老子

作者: 一曲隐曰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23:04 被阅读36次

            想想,头绪太多,还是依感随心吧。我先从老子写《道德经》的缘由与动机说起,这一点对于正解并理清老子的思想极关键。也许本人下面这些看法会遭惹一些非议甚至不屑,但本人自信其自有它的合理性在其中。

        我以为,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决非是成心的,是在一种机缘巧合的时空氛围中顺随而生的。做为一个有道的真人,老子带着一颗平和圆觉之心一路西行,并非刻意或期待自己去促成一个完满的人生归宿。一切都是一种先知引领下的自然行为——所谓先知,那是指做为一个圣者当然的直觉:冥冥之中,一路顺西,没有刻意,更非躲避。还好他遇到了尹喜,更有幸,尹喜确也是一个难得的有修养的人。在尹君恳求于他的情形下,老子自然是愿意随机化文、因缘弘道了。若细读其经文,我们不难从其时而连贯时而跳跃又极合因明逻辑性的语势中感受到,道德经五千言是一气呵成的。仅举两例说明。  在经文第19章,老子列出了三种人生境界,即道的境界、德的境界和无道无德的境地——“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在书写时一开始肯定是想将“见素抱扑”直接归至“绝圣弃知,民利百倍”之后的(其余二境行文类推),只是行文过快,已先将三境写出了,后才想起要补上一笔,以纠叙文之不足。否则不会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的表述了。      另外,我们看经文第13章节.这一节老子本来的意思是想通过圣俗对于名与利两种态度的对比阐明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世人对其章节的理解多有歧义.当然这与老子过于简练的表述有关,而此种表述方式显然有奋笔游书的特征在里面,虽然老子意识到了这一点而随即予以解释,但还是被我们误读了.下面看分析,原文是: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何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何託天下?        在本章节,老子的本文是说,圣人对待名誉的得失心能放得下.而常人患得患失心难平.圣人对待物利很淡泊,能置之身外.而常人嗜重之为命身极难割舍.如果这样的话,其身便会困于欲不能得自在(寄天下),其心便会宥于名而不能得自由即有碍其得志于天下(託天下).这节老子很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但可能当时由于表述的过于简单紧凑才自觉不妥,后才又做了解释。可惜其解释得也有些过于疾速,我们也没弄太懂。但若最后两句(如上所言)用反问句去解构(原文通常是“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样去解看不出老子的本义。)还能靠近老子的表述意图。但上述的表达过程确有其笔随心走,而心顺洒脱的痕迹在其中。

            由上所看,老子行道德之文即非刻意施加又非心血来潮,完全是机缘巧合顺势而成。它是自然抒发的无言之教无心之言——整个五千言随处透显着“我之言,你懂了是你的,不懂还是我的”这样一种疏疏朗朗的自然意趣。这就是老子,往往让人感到热情不足冷淡有加,但真正了解他的人会深切体会到他的穿透一切的巨大暖流和洞悉一切的无限灵能。是的,他不是红色的、而是蓝色的,他似冷实热——因为蓝色的火焰比红色之火何止热上十倍?(现代科学证明,淡蓝色的火焰其温度至少有3万摄氏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说《老子》(一)自然随性、似冷实热:一个蓝色的老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gi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