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一个经典的家庭心理治疗案例,向我们揭示了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并未受到重视的原因也许是不为人知,也许是害怕面对,对此,我想通过表达自己听书的感受让你了解本书的部分内容,如果能够引起你的阅读兴趣,或者引起重视,我将喜得乐见。
一、家庭治疗的根源是系统问题
我们往往认为,家庭会出现问题要归咎于家里的某个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一个系统谈幸福感,小到一个三口之家,大到四世同堂,如果不把家庭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就无法从根源上得以解决。就像案例家庭第一次面对心理医生时,11岁的儿子丹没有到场,医生卡尔就取消了治疗。
二、家庭问题初现时,不正面解决问题
当夫妻俩企图隐藏婚姻中的危机把问题全部推在女儿身上时,儿子却将秘密揭发:妈妈和姐姐吵架,爸爸也过来一起说姐姐,姐姐摔门走后爸妈开始吵架,妈妈说爸爸只顾工作,爸爸说妈妈只管照顾外婆。
其实夫妻俩都想依赖对方,当一方得不到满足,就会心存不满但又恐惧表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宁愿选择暗示、施加压力甚至无声无息的疏远,把一切问题放大,连孩子都变成和对方较劲的工具。而孩子们知道存在问题却没有解决之法,只好用问题来解决问题。大女儿通过叛逆来挑衅母亲的权威,企图使懦弱的母亲学会据理力争,儿子通过把小妹妹弄哭来转移父母视线,让父母停止争吵。
三、童年的阴影像祖传之宝代代流传
丈夫的理性源自律师这个职业,也源于他有一个控制型的父亲。因此,他从小就和父亲关系疏远,从而变成了家里的木头人,他从不表达爱,只是用他那令人痛苦的理智在扮演着父亲的角色。面对女儿的问题和妻子鼓起勇气的愤怒,他都只问你想要什么?我还能做什么?面对狂傲不羁的儿子和心理医生亲密的“打架”,他竟热泪盈眶的说,不知道父子原来可以这样相处。
妻子面对自己控制型的妈妈,除了害怕就只有顺从,她没有学会独立,总是期望从丈夫那里得到足够的依赖;她为了不让女儿重蹈她童年的覆辙,给了女儿足够的空间和宽容。结果却是丈夫认为她幼稚,埋怨她只在乎母亲的感受;女儿则与她对立,变成了一个能代替童年的她去和自己妈妈(外婆)吵架的人。
虽然他们并非出自本意,但是重要的事情已经发生。
四、选择参照童年的经验管教孩子
母亲参照童年被约束的经验宽容地对待女儿,造成女儿肆无忌惮的挑衅,完全不尊重妈妈;父亲参照童年对父子关系的误解,温和地对待儿子,和儿子保持距离,结果造成儿子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甚至以为自己就是家里最厉害的男人,因为没有一个让他佩服的父亲形象,他完全不懂父亲的力量。
如果不以童年为经验,那么应该如何管教孩子呢?我想《正面管教》一书可以给出答案:运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既要平静地面对问题,又要明确约束纪律底线;既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也要教他们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协助他们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五、误读婚姻,除了依赖对方别无选择
当妻子终于直面问题,说出内心所有的不满,把最脆弱无助的自己展现在家庭成员面前时,丈夫理智的冷漠让她崩溃绝望。心理医生卡尔告诉她,别抱着抱枕哭,你还有你自己!
进入婚姻时,往往希望对方能够拯救自己,满足单身时缺失的一切,当没有得到回应时就通过制造压迫和限制困扰对方。为了维持婚姻,一方或双方只好选择妥协,压抑不快甚至抑制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对方。长此以往,问题得不到直面和处理,反而感到自己因为这段婚姻生活越来越渺小,活的毫无意义,于是就以为婚姻是枷锁选择离婚。
事实是,过于依赖的心理导致他们失去自我,不懂得爱自己对方才会更爱你的道理,宁可埋没个性也学不会独立。
六、有用的建议
1、虽然摆脱依赖关系要下很大功夫,但为了婚姻健康必须学会独立。
2、正视问题,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
3、两代分离,把每代人的问题分开解决。
4、学会尊重,不要轻易推翻对方的决定,尤其在孩子和外人面前。
5、困惑是创造力的开始,不要害怕陷入迷茫,共同商讨解决之法,相信爱的力量。
6、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通过别人身上的问题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和教训。
只有我们都认识到也许共通点能为我们上宝贵的一课,重视家庭成长的世界,才能增进创造力、沟通力和亲密度,从而化解危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09939/c10f109a7e591f6c.png)
网友评论